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

大炳峄

首页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民国之谍影风云 战场合同工 带着农场混异界 汉世祖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大唐二愣子 大唐一品 灵剑尊 明末1625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 大炳峄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全文阅读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txt下载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3章皇帝:救莺莺有情有义,有勇有谋(2)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 - 第173章皇帝:救莺莺有情有义,有勇有谋(2)

洛阳城西门。

文清和众人回到洛阳城时,已经是夕阳西下,霞光满天,城门口,张飞率领南大营第一师4000将士,披挂整齐,一步两骑,排列在道路两旁,一直迎出城外5里。

“兄弟,想死哥哥了!”张飞见到文清,虽然就分开半日,却是真情流露,过来一把抱住文清。

“两个大男人,搂搂抱抱,不太合适吧?”文清嘿嘿打趣。

“你这家伙!”张飞重重锤了他一下:“走,进城!”引着文清,向城门口而去。

“相公——”城门口,现出孔莺莺柔弱的身影,看着文清骑着白龙马而来,身后霞光万道,如天神下凡一般,这呆子,为了救自己,差点把命丢掉,心中一热,向前冲出几步,眼泪却打湿了双眸,周围有刘志夫等这么多人,她到底有些脸嫩,不知是该扑进他怀里倾诉离别之苦,还是该停下来。

“小妮子——”文清看到孔莺莺,两日未见,明显憔悴和消瘦了许多,哪管周围人的眼光?一催白龙马行到孔莺莺近前,俯身就把她抱起来——

“这么多人呢!”孔莺莺羞的满脸通红,急声嗔道。

“管他的,谁不知道咱们定亲了!”文清嘿嘿笑道,把她的娇躯放在身前白龙马的马背上,“走,咱们去谢谢皇帝老爷子!”

说罢,在周围近万将士的欢呼声中,和孔莺莺二人一马,进入洛阳城西门。

白龙马边走边念叨:我驼你们两个倒没什么,我看你是屁股又痒痒了,没看到公主将军在后面啊!

这小冤家——太平公主在身后,看着文清和孔莺莺走远,心中莫名惆怅,今日洛阳五军一卫数万将士,和洛阳城内14位5级以上强者全体出动,就是为了孔莺莺一人而已,今日是属于孔莺莺的——

“公主,”边上小青看出太平公主的异样,低声问道,“咱们直接回府吗?”

“先去趟皇宫吧——”太平公主微微摇头:“本将军还要向皇上复命呢——”虽然不愿意看文清和孔莺莺秀恩爱,但皇命在身,还要去和皇帝禀报一下。

“宁惹阎王爷,别惹孔莺莺!”荆轲看看常羽春,微微叹道。

“是啊!”常羽春赞同点点头。

经此波折,任谁都看出来了,孔莺莺在文清心目中的地位,那就是文清的逆鳞,因为文清三个老婆中,玉梅地位超然,无论是在大汉帝国百姓中,还是在武林中,敢惹的人几乎没有,就算是去年秦淮河刺杀,当时的刺客也没敢真伤了玉梅,契丹大汗耶律德方手握铁骑20万,也从来没敢提让玉梅去和亲。

安乐公主则是当今皇帝的心头肉,雁门关一曲十面埋伏击退10万契丹、蒙古铁骑,另大汉帝国10万将士拜服,其父南王也是手握5万西南军虎狼之师,唐家更是武林人士忌惮的主,所以这两个老婆文清都不太担心他们的安全。

唯有孔莺莺,本身没有武功,是个柔弱女子,孔家虽然掌管漕帮,实力也不弱,可毕竟当今世上势力比漕帮大的也不在少数,家主孔文举只是6级巅峰强者,排在其前面的武林榜强者至少有20位,还是有人敢对她动手的,文清这次以雷霆之势解救孔莺莺,就是向天下之人表明——

宁惹阎王爷,别惹孔莺莺!

惹了孔莺莺,就是阎王老子,文清也会跟他斗一斗!

从此以后,且不说九州大陆的各大势力,但只是桃园兄弟,就没有一个不长眼的敢招惹孔莺莺,因为,那是文清的逆鳞。

皇宫内,乾清宫。

皇帝和朱元晦、刘光仁、司马述、王介甫、赵廷宜从上午开始,就在宫内喝茶聊天。

高公公则让刘志哙负责在外面打探消息,并不断将消息传回来。

“三位爱卿,今日咱们一起来看看文清、太平这两个后辈,如何调动我洛阳兵马,解救孔莺莺!”皇帝招呼5个重臣坐下后,微微笑道。今日他本想到皇宫城头之上喝茶,但身体条件不允许,在高公公的力劝下,只能作罢。

“一切但凭皇上安排!”朱元晦、刘光仁、司马述、王介甫、赵廷宜赶忙躬身应道。

“且不说文清如何解救孔莺莺,但就昨日挂出去的字,就首先让对方胆寒。”刘光仁坐下后,首先感叹道,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但行伍出身的他,恐怕是没文清这个胆识。

“说起文清这13个字,老臣倒是有些发现。”朱元晦端起一杯茶,细细品味,意味深长说道。

“哦?朱爱卿有何发现啊?”皇帝喝了一口茶,含笑问道。边上的王介甫和赵廷宜心中一动,都看向朱元晦。

“回皇上,说来惭愧,文清虽然是老臣的孙女婿,但老臣虽说知道他有几首诗词广泛流传于民间,可昨日却是第一次看到他的字,不是臣自夸,那13个字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大气磅礴,堪称旷古绝今的书法大家啊!”朱元晦无限感慨道。

“是吗?朱爱卿竟然这么认为?”皇帝颇有些吃惊道,蓦然想起,他是见过文清写的字的,就是在血战雁门关时,戴宗从曲径关带回来的文清血书,当时上面只有12个字——文清身可死,曲径关,永不陷落!现在细细想来,那12个字确实与众不同,字里行间,霸气凛然,不拘泥旧俗,端的是豪放不羁,那时皇帝只是被文清的决死之气感染,竟然没有过多关注字体本身。

要知道,大汉帝国当时,以隶书和楷书为正统,讲求的是端庄、规范、得体,很少有别的字体出现,若是有人这两种字体写不好,会被人嘲笑为没文化,粗俗不堪,登不得大雅之堂。

就是在文举考试中,字写得好,就是文不达意,也会获得高分,朱元晦、王介甫、赵廷宜三人,都是当世有数的几位书法大家,就是赵铭科和王青栋,也是难得的书法新秀,当然了,他们两个和玉梅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朱相所言极是!”王介甫赞同点点头,别看他平日里瞅着文清不顺眼,甚至双方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在诗词和书法两项上,他还是很欣赏文清的才华,一边用手指沾茶水在桌子上将文清昨日写的13个字临摹出来,一边解释道:“实不相瞒,去年在赵家庄园品诗会上,文清将军写下那一篇水调歌头时,微臣和赵尚书就曾经仔细端详过他的字体,其字如人,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狂放不羁,书法传承上千年,闻所未闻!”

“文清将军之书法,自此恐怕要创书法之一代先河了。”赵廷宜跟着正色附和道,给文清的评价更高。

“能得三位爱卿同时认可,看来那文清在书法方面,要成为一代宗师了。”皇帝面色凝重看着王介甫将文清的13个字一一临摹出来,心中凛然,他虽然是皇帝,但对书法的研究也是涉猎极深,发现文清这字竟然比雁门关见到的12个血字气势更胜三分,这字体明显是已经成型,朱元晦是文清的孙女婿,其爱屋及乌夸奖一番还有情可原,没想到平日里与文清很不对付,甚至联合太子、司马述陷害文清的王介甫和赵廷宜都对文清的书法赞不绝口,说明是打心底里敬佩他的字。

他们不知道,文清到洛阳之前,书法风格尚未成型,怎么看着都像是鸡趴字,到了洛阳,被玉梅强行督促练字,字体逐渐成型,到赵家庄园吟诗会时,已经隐隐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以玉梅在书法上的造诣当然是发现了,但自己家的夫君,不能自己夸啊,何况他本来就在武功、诗词上屡屡有惊世绝俗的表现,再夸他书法好,那小辫子不翘到天上去了?况且那么多女人上杆子倒贴,不能给她们太多机会嘛。

而文清历经白马寺之战、黑血之战、曲径关血战、黄鹤楼之战,无数次生死考验,对书法一项的领悟更为透彻,行笔运笔之间,除了飘逸洒脱之外,更多了一股杀气激荡的神韵,这种神韵,只有沙场舔血后,才能在无声无息中激发出来,远不是赵铭科、王青栋这些柔弱书生所能写的出来的,他们也体会不到那种意境。

“看来,我大汉帝国又多了一位书法宗师了。”司马述在一旁恭维道,心中却莫名有些嫉妒,这天下的好事似乎都让那文清占去了,小小年纪就拿了武状元,身边强者辈出,猛将如云,而且出口成章,就是将进酒、水调歌头、沁园春这样能传唱千古的佳句,书法上又独树一帜,假以时日,将来还了得?这次如果能借他人之手将之除去,也算消除了一大隐患。

“好了,咱们拭目以待吧。”皇帝何等英明,多少还是听出了司马述语气中的酸味。

随后,消息接踵而至——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文清发出9道筷子令,调动的13名5级以上强者已经就位!”

皇帝:“不错,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太平公主发出4道筷子令,南大营、北大营、金吾卫已经展开行动,左羽林、右羽林一级战备,秦叔宝率左羽林第一师第一团,兵围桃园、孔府!”

皇帝:“好,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文清已经带300万两银票,赤手空拳,单人独骑出了南门!”

皇帝:“嗯,够胆识,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文清已经发出飞鸣嘀,命常羽春、多睿衮出西门增援!”

皇帝:“有点意思,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文清再次发出飞鸣嘀,命南大营第二师、所有5级以上强者向西面增援!”

皇帝:“差不多了,再探再报!”——

“三位爱卿,你们说,今日文清会把孔莺莺顺利救出来吗?”皇帝笑问。

“文清得皇上隆恩,定会把莺莺救出来!”司马述躬身道,心中却嫉妒的要命,他一天都在皇宫中,不知道皇帝给文清和太平公主下旨的内容,但一定是赋予了文清很大的权力,他不知道是谁暗中绑架的孔莺莺,但在他的内心中,巴不得文清这次有去无回!

“希望文清和莺莺能全身而退——”朱元晦倒是真关心。

“臣感觉,对方加害莺莺的可能性不大,倒是文清自身——”刘光仁有些担心道。

正在这时,随着6声飞鸣嘀响,先是南城方向,接着是整个洛阳城,都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皇帝微微一笑,心中有数,冲身边的高公公吩咐道:“你出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传回来了?””诺!”高公公领命而去。

“喝茶,喝茶——”皇帝心情大好,抬手示意:“朕这龙井茶,可是清明节采的头茶,可惜放了近半年,不知味道如何啊?”

“好茶!好茶!”司马述面色微变,忙不迭赞道。此时他再傻也能猜到,文清应该是没事了,而今日皇帝让他进宫饮茶,表面上是恩宠,不知是不是怀疑自己参与绑架了孔莺莺,有意无意把自己留在宫中——

“难得皇上心情好,老臣敬皇上!”朱元晦也放下一颗心,端起茶杯敬道。

“皇上洪福齐天,大汉帝国人才辈出,老臣也敬皇上!”刘光仁跟着举杯。

过了一会儿,高公公一脸喜色进来禀报:“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太平公主、文清将军、孔莺莺求见!”

“好啊!宣他们进来!”皇帝红光满面吩咐道,一扫这段日子以来的颓势,似乎病都好了许多。”诺!”高公公转身下去,不多时,将太平公主、文清、孔莺莺引进来。

“参见皇上!”三人一齐跪倒施礼。

“太平、文清特向皇上复命!”

“民女莺莺谢皇上解救之恩!”

太平公主、文清、孔莺莺拜道。

“呵呵,都起来吧——”皇帝虚手相搀,看看孔莺莺:“莺莺受惊了——”

“莺莺知道他定会全力营救,并没有害怕——”孔莺莺娇羞道,语气却很坚决。

“他不是全力营救,而是舍命相救啊!”皇帝赞许看向文清。

“莺莺是文清未过门的夫人,文清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文清振声说道。

“好啊!”皇帝感慨道:

“你舍身营救莺莺,此乃有情,

为孔府两肋插刀,此乃有义,

单人独骑,勇闯虎穴,此乃有勇,

9道筷子令,谋定后动,此乃有谋!

有情有义,有勇有谋,我大汉幸事啊!”

“恭喜皇上啊!”朱元晦、司马述、刘光仁都躬身道贺。

“没皇上说的那般英雄——”文清老脸一红,嘿嘿笑道,“就是一个做男人的本份!”

“好一个做男人的本份!”皇帝咀嚼着这句话,大声赞道:“若是我大汉帝国的男人,都象你这般堂堂正正,安守本份,何愁契丹不灭,九州不臣服?!”

“皇上说得是!”朱元晦、司马述、刘光仁、太平公主躬身应道。

“朕连着两年,允了你两门亲事,你们小两口的事就自己商量着办吧,朕就不参合了——”皇帝冲文清和孔莺莺微微笑道,孔莺莺立时羞涩低下头去,皇帝这么说,就是不反对自己和文清的婚事了,有时候,不反对,就是同意,而且是皇帝的金口玉言。

“谢皇上!”文清赶紧拉着孔莺莺,喜滋滋磕头谢恩。

太平公主在一旁低着头,立时变了颜色,没想到皇帝会再次过问文清的婚事,心中不是滋味,为何别的女人都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唯独自己却不敢奢望?

别人都没发现太平公主的异样,唯有一个人发现了,那就是太平公主的二爷爷——刘光仁。哎!苦命的太平啊,他心中暗叹。

“起来吧——”皇帝满意点点头,想起刚才朱元晦等几位重臣提到文清书法方面的造诣,不由言道:“今日难得高兴,文清就留一篇书法再走吧。”

“这——”文清站起身形,有些迟疑瞅瞅爷爷朱元晦,不知道皇帝老爷子怎么突然想起让自己写字,不好意思挠挠头:“就我那鸡趴字,还是别在几位行家面前献丑了。”他哪能不知道,朱元晦、王介甫、赵廷宜可是当代书法大家,就是皇帝本身的书法造诣也非同一般,自己那字以前被玉梅批的一文不值,哪好意思拿出手?

咦?!刚刚还有些五味杂陈的太平公主心中一动,瞅了一眼孔莺莺,她以前不是没见过文清写的字,但都是因为要让他几个兄弟进禁军写的人名,再就是雷峰塔上为自己庆生时写的生日快乐四个字,不过当时只顾着高兴,确实没认真看字咋样,似乎不咋地啊?倒是知道他有几首诗词流传甚广,另外有一首歌还是在太和殿顶专为自己所唱,可刚才皇帝分明是要看文清书法的,难道这小冤家,在书法方面还有什么造诣不成?

孔莺莺见太平公主美目看过来,则是一脸茫然,她倒是见过文清写的不少字,至少有两首词是专门为自己写的,以前对词的内容芳心喜欢不已,但对字体却是嗤之以鼻,不过,今日皇帝的意思似乎很看重文清那书法,难道那鸡趴字是有讲究的不成?现在细细回想起来,后面写的词,似乎比前面那首词字体上更加苍劲有力,看起来越来越顺眼。

“皇上让你写,你就写,别磨磨蹭蹭的。”朱元晦今日心情非常好,见文清推辞,居然敢薄皇帝的面子,笑骂道。

“来人啊,笔墨伺候。”皇帝可不给文清推辞的机会,大手一挥。今日写也得写,不写也得写。

“诺!”高公公赶紧一躬身下去安排。

“那好吧。”文清苦笑点点头,看来今日不写还不成了,算抗旨!

边上的王介甫、赵廷宜已经用热切的眼光看向文清了,他们之前拿到了文清写的水调歌头,但那时候文清的书法风格刚刚成型,还算不得上佳之作,今日文清书法已经成熟,都想一饱眼福。在书法造诣上,是不分阶级、不分种族、不分阵营的。

不多时,高公公端来了笔墨纸砚,小心在桌子上摆好,文清端起毛笔,心中稍一琢磨,神情专注“刷刷刷”在纸上挥毫泼墨写起来,洋洋洒洒上百字一气呵成。

不一会儿就写完了,文清默念了一遍,用嘴吹干了墨迹,这才冲皇帝嘻嘻笑道:“临时拼凑了几句词,您随便看看,写的不好您可别怪我。”

朱元晦等人刚才看的不真切,光从文清书写上,就能看出他的功力,字体果然别具一格,飘逸中隐含着激情四射,如大江大河一般从笔尖奔流而出,此时凑过去一看,感觉皇帝虎躯一震,就见上面写着一首词: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皇帝端起那张纸,看着那狂放的字体,墨迹力透纸背,喃喃体味字里行间的韵味,大手微微有些颤动,过了好一阵子,才无限感慨道:“字是好字,词是好词,前无古人,果然开书法之先河!”

“皇上慧眼!”周围朱元晦、王介甫、赵廷宜眼中都是精彩纷呈,激动不已,作为书法大家,今生能看到如此狂放的字体,也算是无憾了,此时文清刚刚顺利解救了孔莺莺,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写出来的字已经登峰造极了。

孔莺莺和太平公主互相看看,都心中震颤不已,她们都没想到文清一幅字,会引起皇帝等人如此高的评价。

看来还是小瞧了这个小冤家啊,太平公主心中暗道,看孔莺莺的表情,之前应该拿到过文清为其写的诗词,心中莫名一阵阵醋味涌上来。

相公,莺莺太为你骄傲了,孔莺莺一脸幸福,甜蜜无比,文清这幅字,比之之前写给自己的两首词,早已经脱胎换,再难用鸡趴字来形容了。

“文清这字体,有名字吗?”反反复复看了半天,刘光仁忍不住问道,饶是他在书法方面不在行,也知道文清在书法方面的造诣,绝对是个天才级的。

“这字体还要有名字啊?”文清没想到自己的鸡趴字,会引起皇帝和王介甫等人这么大的反应,有些手足无措。

“要不,就叫狂草吧。”皇帝端着那副字爱不释手,内心兴奋了半天,平复一下心情,沉声说道。

“行啊,叫狂草贴切,还是皇帝老爷子有水平。”文清一挑大指,嘿嘿恭维道。

“皇上金口玉言,这书法今后就叫狂草了。”朱元晦躬身对皇帝言道,有了皇帝这句话,文清在书法方面算是开宗立派了,不想出名都不成了。

“文清将军能不能给老夫也留一副字啊,”王介甫沉默了半天,搓着手讪讪笑道,他还想回去好好研究一番呢,上次的水调歌头,因为是在赵家庄园写的,后来被赵廷宜给收入怀中了,他也没好意思要,现在想来,肯定是赵廷宜那老小子暗中收藏了,见文清面有难色,赶紧补充了一句:“也不用写新的词,就把除夕夜宴上的沁园春写给老夫即可。”

“好吧。”当着皇帝的面,文清也不好薄他的面子,而且一个这么大年纪的大汉帝国尚书求字,自己也不能不写啊,于是文清换了一张纸,一蹴而就,把沁园春又写了一遍,递给王介甫。

“多谢文清将军。”王介甫拿着字,手激动的有些发抖,连连称谢。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皇帝见时候不早了,冲几个人摆摆手,“忙了一天,你们都下去休息吧——”

“臣等告退——”朱元晦、司马述、刘光仁、太平公主、文清、孔莺莺这才躬身而退。

朱元晦等人走后,皇帝冲里屋沉声说道:“小皇叔、重阳真人——”

“皇上——”后面,行出玄奘大师和重阳真人。

“文清今日是有些勇气,但也需要些运气,有劳道长出马!”皇帝冲重阳真人感激道。

“重阳不敢居功,全赖皇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重阳真人客气道。

“今日道长跟过去,可发现什么端倪?”皇帝面色凝重问道。

“没有什么——”重阳真人微微摇头,关于见到欧阳不群的事,他不愿意说,欧阳不群出现在那里,并不代表就是白莲教参与其中,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白莲教是绑架孔莺莺的主谋,如果自己说出欧阳不群,则皇帝震怒之下,说不能会牵扯出不必要的事端来,对大汉帝国的政局并没有任何好处,再说,武当和少林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皇帝的安全,至于皇帝家里的事,他们都坚持尽量不参合的原则。

“道长辛苦了——”皇帝微微点头。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玄奘大师和重阳真人这才告退。

这次绑架,主要目的还是针对文清,不知太子和司马家是否参与期间,还有一些大汉帝国的其他势力——皇帝在乾清宫中,眉头紧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生活系游戏 三千世界漫谈 快穿玩转逆袭 桃运狂医 不负卿莫别离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贵女多娇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带着外挂重生,成为天选者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战地军医 红色脊梁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重生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幸福 明天下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高门庶子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 大炳峄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txt下载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最新章节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