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河边草

首页 >> 北雄 >> 北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民国之谍影风云 带着农场混异界 穿越之极限奇兵 一个人的抗日2 调教太平洋 永不解封的档案 抗日之战将无敌 明末逐鹿天下 朕,君临天下!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全文阅读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15章 高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八月的长安已经来到秋末,大唐进入了繁忙的秋收时节。

因为朝廷历来的重视,让司农寺和户部的官员都不敢有所怠慢,到了春耕秋收的时候,其他的事情就都会暂时放在一边。

有了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大唐在粮产上可谓是一年一个台阶,即便是去年因为辽东战事征用了二十万人的民夫,今年征召的也有十多万人,但在粮产上形势依旧乐观。

不管是司农寺卿窦诞,还是户部尚书苏亶,近日在小朝会上奏对的时候,都是一副很有底气的样子。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今年大唐主要的粮食产区都还算风调雨顺,大唐新订的历法,其准确性也得到了普遍的印证。

就是今年南方雨水有些多,长江下游的几个地方出现了一些水患,朝廷赈济也非常及时,并没有闹出什么乱子。

天气在逐渐变暖,这已经不再是人们的模糊感觉,朝廷通过一年年的观测,已经确信气候在转好。

尤其是北方,各道报上来的观测结果是入冬之后的第一场雪一直在延后,这对于农业来说是巨大的利好。

也许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但这个时间段延长到数十上百年,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必然繁荣的风向标。

气候变化对王朝兴衰的影响不必多言。

换句话说就是,大唐赶上了好时候,农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粮食增产是确定的事情,产的粮食多了,自然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同时也能掩盖诸如土地兼并,官员腐化等等问题。

此时的人们自然不会有像后来人那样深入的研究,可大唐朝中有精研历法的官员,太史司的袁天罡,李淳风等人都不是寻常之人。

今年年初就上奏朝中,那些玄而又玄的话就不用说了,李破也看不太懂,不过大概意思却很明白,上天赐福,大唐国运昌隆。

基本上说的就是气候变迁对国朝的利好,至于气候为何如此,有没有什么规律等等,太史局的官员在袁天罡的带领下,遍查历代遗留之典籍,也做出了一些判断和猜测。

只是上奏的时候,画风就从科学探讨转变成了玄学宣讲,什么气运国运,明君在位,再夹杂上一些星象演变等等,李破心里只给这些神棍一句话,糊弄鬼呢?

当然了,李破不信归不信,可却不会去说破,更不会将袁天罡等人叫到面前,非要逼着他们说实话,那没什么好处。

反而是按照这些人的说法加以引导,让朝中和民间都相信一件事,那就是大唐是众望所归,上天所定,代隋而起的王朝,不是隋末战乱中的偶然事件。

明显的愚民之举,但在这个年月却非常的好用,能够更加有效的塌实大唐的统治基础,还能让大唐的官员,百姓产生一种奇妙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类似于后来西边那些人一直念叨的天选之民。

这个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老刘斩白蛇而聚众,黄巾军们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席卷天下,就都属于这种操作。

…………

不管怎么说,王朝的兴衰和气候变迁确实有着一定的关系,可还是那句老话,一切的问题都在于人事。

无论什么样的帝国,其衰败都是从精英阶层的堕落和腐化开始的。

像大唐这种初生的中原帝国,只要维持住官员的基本操守,以及官府的运转效率,就不会有什么倾覆之危。

当然了,如果出现杨广这样的帝王,那就是另外一个说法了,毕竟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历史,就出了杨广这么一个奇葩,其他人还是附和历史规律的。

…………

据司农寺和户部估算,今年的粮产又能增加两到三成,相比五六年前,也就是大唐平定诸侯之初,大唐的粮产已翻了十倍有余。

这自然不是单单气候变暖带来的好处,气候变迁是潜移默化的改变,在很长的一个时间片段中才能用数字去衡量。

大唐农业恢复的这么快,主要还是得益于朝廷的诸般国策,从晋地开始,所有制定的政策都在向农业倾斜。

有粮才有兵,有兵才是草头王嘛,像张金称,朱粲之类的流匪是不懂这些道理的。

而在河南恨不得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的李密和王世充,不是不懂,而是都在争夺洛阳大仓里面的粮草。

那是杨广准备第四次征伐高句丽留下的“遗泽”。

…………

不过即便大唐粮产屡创新高,人口增长也渐渐加速,可大唐国库还是颇为窘迫,这就是战争带来的后果。

好处没抢到多少,糜耗却十分惊人。

有鉴于此,李破觉着辽东之战结束之后,大唐应该好好休养生息几年了。

之后要应付的,无非就是突厥汗国而已。

突厥人当中缺乏有远见的精英,非常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比如说六月的时候,西域传来消息,四月间龟兹和焉耆突然派人传讯高昌,责备他们违背了定下的盟约,让高昌国王麴文泰做出解释,不然就会出兵攻打高昌。

李破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突厥人占据了西域,这是有点腾出手来了。

龟兹和焉耆都是西域“大国”,位于天山以南,而且他们都属于那种立国非常久远的西域国度,在汉时就有记载。

高昌和龟兹虽然隔着一个焉耆,但他们之间交往要多一些,因为龟兹虽然是回鹘人为主,却和高昌一样深受中原文明影响。

高昌人一直自称汉人,不用多说,龟兹虽是外族,却仰慕中原文华,屡屡派人朝贡,还曾经遣王室为质,携百余人到长安学习文化,以及织染,冶炼等技术。

在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的时候,高昌,龟兹虽说也免不了在汉朝和匈奴之间不住摇摆,但总体来说他们和乌孙等国是属于亲近汉廷的那一拨。

焉耆不一样,它和吐火罗,疏勒等国都信仰佛教,别看国中只有九城,人口不过万余,僧众却有两千人,是典型的佛国。

南亚所谓的孔雀王朝,贵霜王朝,说是曾经势力远达西域,说的其实可能是佛教的影响力,而非是真实的统治。

大唐元贞七年的时候,突厥王庭进入西域攻打他们的同族西突厥,西突厥带领西域诸国在三弥山和突厥王庭大军大战一场,西突厥惨败,之后西域诸国便被突厥王庭大军摧枯拉朽般攻占。

龟兹和焉耆都属于此战的受害者,被疯狂的突厥大军屠戮了不少城池,尤其是焉耆,都城被突厥人围困,于是开城投降,不想突厥人根本不讲信用,入城之后把城中之人屠戮一空。

元贞八年,阿史那求罗率军在那密水河畔,破曹城,杀西突厥统叶护可汗,西突厥残部逃入沙漠,算是结束了这场持续近两年的西域战事。

之后阿史那求罗在西突厥王账旧地,碎叶川上召集西域各国国王至此,宣示突厥王庭复有西域之地,西域各国皆属突厥王庭西方汗辖下。

龟兹和奄奄一息的焉耆都在其中。

如今这两国嚷嚷着来找高昌国的麻烦,若没西方汗汗帐授意,那才叫怪了呢。

高昌现在也是西域各国当中的异类,其地理位置扼于东西,控于南北,是突厥王庭大军必经之处。

本应该是西域各国当中首先遭殃的,可突厥王庭跟大唐有约定,高昌要归大唐处置,突厥王庭不得干涉。

为此大唐向突厥王庭提供了不少衣甲和粮食,当了突厥王庭的帮凶,于是高昌也得以保全。

但高昌的地理位置太过特殊,西域战事结束之后,阿史那求罗看着高昌如鲠在喉,大唐那边又一直没什么动静。

慎重起见,阿史那求罗还派人打问了一番,得到的消息一个是大唐正在对辽东的阿史那多闻用兵,另外一个则是高昌国王和王后早就跑去大唐了,至今了无音讯。

如此一来,阿史那求罗便有些心动,遂唆使龟兹和焉耆向高昌问罪,如果大唐再没有什么反应,今年或者明年他就会让龟兹和焉耆对高昌用兵。

这几乎都是明摆着的事情,阿史那求罗在西域立足未稳,又在和突厥王庭那边扯皮,分配诸多的利益,忙的很,还能惦记高昌一下,这就是突厥人的贪婪和野心。

同时也表明了这位西方汗对大唐的态度,突厥王庭和大唐交好多年,阿史那求罗的女儿更是入大唐为妃,可这位西方汗却对大唐存有敌意。

李破也不意外,据探报所知,阿史那求罗一直是突厥王庭中最为强硬的一派,用后来人的话说,是大突厥主(和谐)义的坚定拥护者。

这人不愿跟大唐和平共处,更曾一意孤行,率军南侵,如今羽翼渐丰,脱离突厥王庭控制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说这位能做出什么事来,都不奇怪。

封德彝当年上策,要的就是出现阿史那求罗这种突厥权贵,如果换个对突厥王庭言听计从的,反而不美。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大唐和突厥的争斗不会因为两国结盟而结束,同样也不会因为阿史那求罗的小动作而突然爆发,这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末世巨贾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大叔宠娇妻 玄鉴仙族 Seven日记 雁鸣长空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忠犬神探 一品呆萌妻 带着外挂重生,成为天选者 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 大宋游侠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一品邪凰三小姐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你是初见的美好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国术宗师在红楼的彪悍人生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云起惊鸿客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北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