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马月猴年

首页 >> 诡三国 >> 诡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带着农场混异界 三国之至尊系统 江山美色 汉世祖 抗日之战将无敌 诡三国 亮剑之军工系统 明末逐鹿天下 朕,君临天下! 
诡三国 马月猴年 - 诡三国全文阅读 - 诡三国txt下载 - 诡三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24章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骠骑大将军府。

各种渠道汇集而来的消息,如同百川归海,最终化作一份份或简洁或冗长的文书,信报,呈送到了留守长安,署理后方事务的斐蓁的案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压力大的孩子早当家。

贫穷的家庭环境天然伴随着更多,更迫切的生存压力,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拮据,资源匮乏,生活不稳定,父母可能因忙于生计而无法充分照顾孩子等等,这些导致了孩子必须更早的面对残酷的世界,但是穷富并不是绝对化的标准,而是生存压力。

经济贫困只是这种压力最常见,最显着的一种来源。

斐蓁当然不可能属于贫穷的阶层,但是他一样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年轻的斐蓁站在大将军府后园的高台之上。

此处视野开阔,足以俯瞰远近的长安城。

大将军府后园的高台,由厚重的青石垒砌而成,约有普通屋舍三层楼高。

斐蓁独自立于台顶边缘,扶着栏杆远眺。

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卷起他深青色袍服的衣袂。

他的目光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灵动,也有一丝初掌权柄的审慎,缓缓扫过眼前这片属于他父亲治下,从破败当中复苏,重新走向昌盛的都城。

长安,一度鼎盛,也一度荒凉。

斐蓁静静地看着,听着。

后院的仆从偶尔从回廊上走过,都忍不住会偷偷瞄一眼斐蓁的身影,然后便是低下头,蹑手蹑脚的,生怕惊动了斐蓁。

府邸内,巡逻卫兵的身影在回廊与哨岗间规律地移动,铁甲在夕阳下偶尔反射出冷硬的光点,步伐声隐隐传来,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节奏。

越过将军府的坚实围墙,便是官廨。

小吏在官廨之中进进出出,即便是已经黄昏了,也依旧在忙碌着。

官廨再往外,就是鳞次栉比的里坊。

坊墙高大厚重,如同棋盘上的界格,将庞大的城市切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因为已经是黄昏了,所以在里坊的坊门之处,汇集了许多行人车马,宛如细小的溪流汇入坊内,又很快被高墙阻隔了视线。

坊墙顶上,间或有负责了望的坊丁身影晃动。

这是长安城的骨架,是父亲着力恢复的秩序,将曾经的混乱与流离框定在可控的范围内。

那些市井的烟火,在斐蓁的瞳孔上缓缓流动而过。

就像是长安跳动的脉搏。

斐蓁虽无法看清市集内摊贩的细节,却能望见大片连绵的屋脊,以及其中升腾起的,远比居民区更为密集的炊烟。

那是市坊之中,食肆,酒肆的炉灶日夜不熄的证明。

虽然说大汉许多人一日二餐,但是也并没有要求说每个人一定要在什么时间点用餐……

人流如同细小的蚁群,在纵横的街道间缓慢移动,聚集,分散。

还有更远的,隐约可见漕河码头,几艘货船正缓慢地装卸,如同水面上的黑点。

斐蓁他能想象那里的喧嚣,那些商贩的吆喝,车马的辚辚,脚夫沉重的喘息,货物碰撞的闷响混杂在一起,然后传到他这里,已被风和距离过滤得只剩一片模糊而遥远的嗡嗡背景音,如同大地沉睡时的呼吸。

更远处,则是模糊的边界。

视线极力延伸,越过更多低矮密集的坊区屋脊,城市的边缘逐渐融入一片原野的苍黄。

田垄的线条依稀可辨,如同大地的刻痕,更远处便是笼罩在炊烟里,轮廓朦胧的山峦剪影……

天下啊……

斐蓁微微转过了一个方向,望向了那一片灰黄与苍茫之间的巨大而沉默的阴影……

那是未央宫的废墟。

斐蓁多次去过未央宫。

曾经象征着无上皇权的巍峨宫殿群,在连年的战火和岁月的侵蚀下,早已不复昔日的辉煌。许多宫殿只剩下断壁残垣,焦黑的梁木刺向天空,荒草在破碎的砖石缝隙间顽强地生长。

夕阳的余晖为这片巨大的废墟涂抹上一层悲怆的金红,更显其沧桑与破败。

巨大的夯土台基如同受伤巨兽的脊骨,倔强地隆起在地平线上。

斐蓁无法看清那些残破宫殿的具体形制,但是依旧能感受到那片废墟所散发出的,沉重而悲怆的寂寥。

它像一个巨大的伤疤,烙印在长安城的身体上,也烙印在大汉王朝身上。

好了伤疤,往往都会忘了疼。

斐蓁静静地凝望着这片废墟。

耳边仿佛还能听到父亲斐潜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蓁儿,你看到了什么?是前朝的荣光,还是崩塌的废墟?这其实是一道伤疤。一道大汉的伤疤……』

斐潜望着那些废墟,『伤好了,疤留着,但是大多数人,会记不住当时伤的痛苦。』

斐蓁记得当时他对着斐潜说,他会记住……

那个时候的斐蓁,只是下意识的回答,但是现在他有一点能明白父亲斐潜的意思了。

斐蓁静静地伫立着,看着。

府内的秩序,坊间的烟火,漕运的忙碌,田野的生机,以及那象征着帝国辉煌与崩塌的未央废墟……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庞大而复杂的图景。

他看到了父亲治下关中渐渐复苏的生机,也看到了渭水畔老农对粮价的忧虑;看到了长安城中士子对官职的汲汲营营,也看到了平阳豪商们眼中赤裸的投机热望;更看到了军报上冰冷的伤亡数字……

胜利的喜悦,在父亲和前线将士那里,或许是战略目标的达成,是通向最终目标的关键一步。

但传回后方,落在不同人的心头,却激起了截然不同的回响。

有人看到了终结战乱的曙光,有人看到了飞黄腾达的阶梯,有人看到了奇货可居的投机良机。

晋公?九锡?

这些山东之地,大汉权臣们当年玩烂的把戏,何尝不是在未央宫里面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过?

可是又如何?

未央宫如今怎样?

当年那些权臣又是如何下场?

曾经见证过无数的权利游戏的长安城,最终是如何了?

父亲所求的——

岂是这些?

再高大的宫殿,若根基不稳,终将化为尘土。

而如今斐氏的根基何在?

斐蓁的目光缓缓扫过脚下这座正在不断发展,不断复苏,不断昌盛的长安城,扫过那些升腾着炊烟的坊市,扫过城外广袤的,充满希望的田野。

父亲的话言犹在耳:『民心在安。』

安,是长安,也是心安。

他明白了父亲对于『基石』定义。

基石,不是华丽的宫殿穹顶,而是脚下这坚实的高台,是府内卫兵一丝不苟的巡逻,是坊墙内升起的安稳炊烟,是市集上流通的货殖,是田地里播下的种子。那些豪商士绅汲汲营营的『晋公』虚名,在眼前这片真实而充满生机的图景面前,显得如此轻浮可笑,如同试图在流沙上建造高塔。

远处田野里躬耕的身影,坊市中为生计奔波的商贩,漕河上奋力拉纤的船工……

父亲说过,他们才是撑起一切繁华与秩序的最终力量。

父亲严惩投机者,清查蠹虫,维护法度,并非仅仅为了权力稳固,更是为了守护这万千黎庶赖以生存的『基石』。失去民心的基石,再高的权位,也不过是废墟上的危楼,就像是再华丽的未央宫,也挡不住一场战火。

前方的战火未熄,后方的根基仍需夯实。

他需要做的,是继续父亲留下的路,抚平战火的创伤,抑制粮价的波动,约束士族的躁动,警惕豪商的投机,让这关中之地的民心,真正安定下来,成为父亲最坚实的后盾,而非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负累。

至于那座残破的未央宫……

斐蓁最后看了一眼那片悲壮的废墟,眼神沉静而坚定。

它矗立在那里,警示着权力膨胀的终点,也标记着未来道路的起点……

一条不同于任何前朝,真正扎根于这片土地与黎庶的新路。

而这条路,需要更坚实的基石,而非急于堆砌华丽的冠冕。

他转身,走下高台,身影没入大将军府肃穆的回廊之中,去处理那些堆积如山,关乎后方安定的事务。

前方的雷霆属于父亲,后方的基石,需要他来守护。

这基石,不在九锡冠冕之上,而在脚下这坚实的大地,在万千黎庶的锅灶与田垄之间。

……

……

骠骑军新夺下的土垒区域已被迅速改造为前进的基地。

斐潜没有去曹军原本军校居住的那些土屋木棚,一方面是在曹军撤退的时候,很多临时木棚屋子都被焚烧了。即便是没有焚烧的,也有被轰塌的,所以斐潜干脆让人在在土垒被炮火轰塌的残垣断壁间,临时搭建起一座军帐来用。

在军帐的一角,是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的巩县沙盘。

这几天,通过斥候,以及斐潜等人的观察和记录,将巩县城墙以及城内的箭楼,瓮城,乃至城内推测的粮仓,兵营,府衙等重要节点,都一一的标注其上,建立模型。

现如今斐潜在庞统张辽面前所展示出来的战术方法,其实也不算是斐潜当下才创造出来的,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当中,就曾经多次的使用过这种部队之间的配合,以及精妙的兵种战术节奏变换。

在秦朝强大的时候,因为军爵的制度化,以及对于训练,工具,兵刃等的标准化,以至于几乎所有的秦国将领,都不需要考虑什么细节上的差异问题,只要是弓箭手,就必定是使用统一的弓箭,在攻击幅度攻击距离上都是一致的……

原本秦朝的这一套模式,是非常犀利的,可惜就是汉代的时候,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和大臣给玩坏了……

军功。

其实在后世军队之中,依旧有『军爵』的体现,当然相对会比较少一些,但是依旧不得了,可谓是跨越阶层的利器。

商鞅变法当中,明确的二十等军爵,个人社会地位,土地,财富与战场表现直接挂钩。士兵不再是『为诸侯王公而战』,而是为自己和家族的前程拼命。

这种制度激发了底层平民的战争狂热。同时,有意思的是,因为这一点也确保了统一的武器装备……

战功的计算是高度量化且标准化的,所以这就要求战场表现必须尽可能可衡量,可比较。如果武器性能差异巨大,同样的努力可能结果不同,军功制就失去了公信力。统一的训练和装备,保证了军功军爵的基础,同时个人对于军爵的渴望,也倒逼武器装备的一致性。

而这两点,又带来了对于将领军校的指挥简化,将领无需过多考虑士兵个体的『战斗意志』或『忠诚度』,因为军功制已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军校将领只需专注于战术部署和指挥。

因此在面对敌军的时候,标准化的军队可以精确计算火力,知道弓箭手的射程,覆盖范围,杀伤效果,能准确规划齐射时机,密度和覆盖区域,而不用担心这批箭射得远,那批箭射得近。

兵卒在战场损坏了兵刃,也不需要特别的挑选,拿到后勤的补充就可以直接用,极大的减少了军队当中无畏的争执和摩擦。

所以军人,以及军事的职业化,制度化,统一化,无疑是秦朝老祖宗给华夏后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可以让将领摆脱细节上的困扰,无需像是六国将领那样,除了领兵作战,还要时时刻刻的操心各种问题……

士兵的武器是否精良,是否够用?

不同部队的弓箭射程是否一致?齐射能否覆盖预定区域?

新补充的士兵能否熟练使用武器,理解命令?

士兵是否愿意死战?

诸如此类。

汉代之所以不能延续秦朝的这个军事制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分封诸侯王。

只有强大的中央集权,以及强硬的国家机器,以及相对而言比较高效,廉洁的官僚系统,才能支撑起这种统一的生产,分配,后勤保障。

但并不是说,中央集权就一定绝对的好。

任何事物都不能绝对化。

就像是斐潜所展示出来的『力量』,也不是无穷无尽的,也是有一个度,是和生产技术生产力相挂钩的……

毕竟秦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套体系在统一后过度压榨民力,导致战争机器彻底崩溃。

斐潜如今基本上重建了前秦的军功体系,也恢复了标准化训练,以及职业军人的晋升发展路线,这就使得斐潜等人可以有能力使用前秦的战术。

攻克土垒只是撕开了巩县外围防御圈,而真正的硬骨头,那座依托汜水,背靠嵩山余脉,经过曹洪紧急加固的巩县主城,依旧还在。

『主公,』庞统率先开口,手指点在沙盘上巩县西城门区域,那里被特意加重了标记,『曹子廉新败,其必如惊弓之鸟,将重兵猬集于西,北两面城墙及瓮城。我军若强攻主城门,恐正中其下怀,陷入苦战。』

庞统捏着下巴上的胡须,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依统之见,不若明攻西门,暗中取其南水门!集中火炮,猛轰北门及附近城墙,制造主攻假象。同时,遣精锐死士,趁夜色掩护,从南面巩水下游水浅处泅渡,攀附城墙薄弱点,打开缺口!只要一处得手,城内必乱,我军主力再乘势猛攻,可收奇效!』

张辽在一旁听闻,皱了皱眉,沉声说道:『令君此策固然极妙……不过泅渡攀城,需天时,要无月无风之时较为妥当,又需地利,取水流平缓,城墙有可攀附处方可,还要死士精锐……而且这曹军与我军多次交手,恐怕对于突袭夜袭等手段,早有防备。若是遣送精锐不能迅速打开并守住缺口,待曹军反应过来,便是白白折损……』

张辽指点了一下巩县水门附近,『曹子廉并非庸才,土垒之失,足以令其为戒。其焉能不防?此处看似薄弱,安知不是陷阱?』

庞统微微颔首,并未因张辽的质疑而愠怒,反而是点头说道,『文远将军老成持重,所虑甚是。此策也就只有现在用用……不过,若是不用策……』

庞统指向沙盘上代表曹军密集防御的那些标识,『看,这城头床弩,投石机,滚木擂石,金汁火油……我军纵有火炮之利,然欲以步卒填壕,架梯,登城……所需炮火之烈,时间之久,伤亡之巨……故而,欲取巩县,还是应该出其不意,协同精密,方为佳也……』

斐潜沉默地听着,并没有打断庞统和张辽的商议。

庞统的偷袭确实有风险,但符合其善于奇谋的特质;张辽的担忧基于丰富的实战经验,句句切中要害。

两人所言,都是基于自身认知和经验所能提出的『最优解』,但都未能完美解决核心矛盾……

如何在坚固设防的城池下,最大化发挥火炮优势,同时将士兵的伤亡降至最低?

火炮,在这个时代是划时代的利器,但并非万能。

它受限于射程,精度,装填速度,以及后勤保障。

每一发炮弹都价值不菲……

像后世那样用炮火无差别覆盖洗地,在当前条件下既不现实,也非斐潜所愿。

就在三人思考商议之时,忽然军帐之外,有脚步声传来。

『报!关中六百里急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极品太子爷 雁鸣长空 异度 护花状元在现代 忠犬神探 超级电力强国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抗战之红色警戒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红楼从庶子开始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笔架叉将军 大明辽国公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诡三国 马月猴年 - 诡三国txt下载 - 诡三国最新章节 - 诡三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