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西风紧

首页 >> 大明春色 >> 大明春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民国之谍影风云 带着农场混异界 三国之至尊系统 想当皇帝的领主 汉世祖 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抗日之战将无敌 明末逐鹿天下 朕,君临天下! 
大明春色 西风紧 - 大明春色全文阅读 - 大明春色txt下载 - 大明春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百五十二章 天不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安南平叛大捷的消息、以快马送到了京师,此时朝中的君臣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就在几天前,京师发生了空前的大地震,接着又有几次余震。

钦天监根据典籍记载、复制的张衡地动仪,完全没能预测到这次大地震。京师震动之后,大量房屋倒塌,城内一片恐慌混乱,无数人在毫不知情之下死于非命。日渐承平的大明都城,忽然遭受沉重打击。

在大臣们的建议下,朱高煦被迫公开承认、自己最近荒疏礼仪与祭祀,并许诺要按照规矩、敬畏上天,严于吏治、革除弊政等等,以平息上天的怒气。

虽然朱高煦问心无愧,他觉得自己当皇帝已经算是尽心了,但是他没有办法、也不能一下子改变世人的观念。其中的逻辑关系便是:上天与人间的帝王息息相关,发生灾难就是上天在惩罚人间失德。也就是天授予君权,所以人君须得对上天负责。

朱高煦在承担莫须有的责任之后,他决定在更实际的方面、挽回京师百姓的民心。

京师城内出现了许多军队,扛着铲子锄头等工具的将士们,成群结队地奔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朱高煦下令他们、尽力把废墟下活着的人挖出来。

只有太祖太宗、以及朱高煦这种在军中有足够威望的皇帝,才敢毫无顾虑地这么干。否则天灾之后,可能会伴随人祸。

同时军用帐篷、保暖织物也送往了城中各处,分发给流离失所的百姓使用。巢湖水师的船只,从京师东面的太仓仓库运来了大量粮食,在城中架设粥铺,为百姓免费提供膳食。

若依朱高煦自己的观念,地震只是地质活动引发的,无论人还是神都没有办法,更无法避免。此次地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时间,灾害发生在冬季、比夏季要好得多。否则夏季天热多雨,城中的排水设施破坏后,加上人口密集,很容易引发瘟疫流行。

天灾人祸中,最倒霉的总是生计艰难穷困的人们。像内城三山街南边那一片房屋密集的地方,房屋简陋、街道拥挤狭窄,很小的地方住了大量人口;这回那些人就遭受了灭顶之灾。原来朱高煦觉得、那里就像城中村一样的地方,也是兵部尚书齐泰科举时租住的所在。

朱高煦带着护卫人马巡视到了这里,他立刻看到了不忍直视的场面。几乎所有房屋都倒塌了,剩下的残垣断壁,看起来如遭过空袭,整片区域都成了废墟。

二三十年都不曾改变的地方,一夜之间就不复存在了。

幸存的人们居住在京营提供的帐篷里,一片哀嚎。许多明军将士还在废墟里挖掘,到处尘土弥漫。不过挖出来的多半是尸体,没剩多少活人了。

朱高煦到来时,附近的官吏、将士、差役纷纷跪伏在地,一些百姓见状也跟着伏拜。唯有一个小女孩儿犹自坐在地上,对着放在那里的几具尸体奥陶大哭。

“平身,都免礼了。”朱高煦挥了一下手,他从马背上跳下来,走到浑身泥土的小女孩身边,将她抱了起来。他转头看到了兵部尚书齐泰,便道:“叫上元县的官吏查查这家人、登名造册,并找到其近亲,以便为罹难者操办后事、抚养这个孩儿。”

齐泰抱拳道:“臣领旨。”

朱高煦把孩子递了过去,随后离开了此地,继续看周围的情况。

过了一会儿,他忍不住又转过头,看了一眼摆在地上的一家子。身边的德嫔段雪恨带剑随行,她也循着朱高煦的目光看了一眼。

朱高煦便忍不住沉声说道:“若是天确实有灵,未免对人间太残酷了点。”

段雪恨默默地看着朱高煦,未有回应。

一众人没有进入废墟区域,只在附近有路的地方观望。不多时后面传来了一阵马蹄声,工部尚书茹瑺也骑马赶来了。

君臣见面后,茹瑺禀报了他在别的地方看到的所见所闻。

茹瑺当街进言道:“臣以为,京师物品富有,朝廷首要之事不是开仓赈灾;而是修缮地下毁坏的水渠、以及各处的阳沟排水渠。还应督促官府,搭建临时的茅厕,命令运送污物的役夫恢复值守。太医院应发售低价药物,防止病疫发生。”

朱高煦听罢,赞了一句茹瑺,当场说道:“朕现在命茹部堂,全权负责城中设施修缮事宜,办好以上建议之事。”

他接着回头对太监王贵道:“你去见夏元吉,传朕的意思,叫夏元吉在钱粮调拨上、应予茹瑺宽裕对待。”

茹瑺与王贵一起拜道:“遵旨。”

朱高煦亲自在城中察看了半天,到了中午,他便率众返回皇宫吃午饭。

皇城里,也有一些宫殿在地震中损坏了,不过好在皇城里房屋众多,问题并不大。皇城最大的建筑奉天殿再次损坏,这座大殿好像总是修不好;建文四年奉天殿被烧坏了一次,刚修好没几年、而今又被震塌了房顶。

好在朱高煦平素不在奉天殿活动,他来到了柔仪殿,让段雪恨陪着吃了午饭,便留在此处,开始翻看最近的奏章。

一份解缙的奏本,摆在了朱高煦的面前。朱高煦看着看着,脸上便渐渐露出了怒气。

侍立在侧的司礼监太监王贵,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皇爷息怒,这份奏章不是翰林院的题本,只是解缙自己写的奏本。他若胡言乱语,皇爷只消扔了便是,万勿与他计较。”

朱高煦没有理会,继续把整篇文章一折一折地翻开细看。

解缙的言论一向缺少点分寸,这回也不例外。他在奏本里直说,最近发生了地震,是因为朝廷穷兵黩武、不守祖制,随意妄为才引发了上天的震怒;并劝诫皇帝,尽快改过自新!

本来朱高煦就觉得“地震天怒”子虚乌有,自己因此被骂也很无辜,解缙倒好,趁机蹬鼻子上脸、把朱高煦痛骂了一通。朱高煦看了当然生气。

王贵建议扔掉奏章,便是留中不发。

这种个人言论的奏章,按理确实是可以扔到茅厕里去的!因为按照朝廷的行政制度,经过通政使司的各衙门题本,要先留副本誊录,再送到皇宫,那种奏章就无法阻止公开;而解缙这种私人言论的奏本,则是直接呈送皇宫,先由宫中决定处理办法,就算被扔了也没人知道。

但是朱高煦恼怒之余,并没有昏头。他很快察觉到了解缙的言论,并非完全没有分寸。

尽管解缙胆子特别大,文章写得也很放肆;但是解缙为甚么不说,天怒的原因乃朱高煦的私|生活混乱,或者有干|掉自己亲哥的嫌疑?而偏偏只说穷兵黩武、不守祖制?

朱高煦深呼吸了一口,对王贵道:“解缙的奏章,不只是他个人的主张。”

王贵沉声道:“皇爷之意,朝中难道有人愿意与解缙结党?”

朱高煦摇头:“不一定非得结党营私,人们才会有同样的政见。”

他说罢,稍微琢磨了一会儿解缙提出的两点主张,便能很容易猜到:所谓穷兵黩武,几乎是大部分文臣不太满意的事;朝廷注重军事扩张,难免就会资源倾斜,而且会不断提高武将在朝里的话语权和地位。

不守祖制,也是一些大臣抵触的事由。像一些新衙门的增设,军饷和抚恤的法令,都给国库增加了很大的开支,至少户部的人就不太满意。朱高煦表现出来的不同寻常的施政理念,或许也给了大臣们不确定的陌生感。

前阵子朱高煦办各种事、十分顺利,毕竟皇权是最高的权力,没有人强烈反对。但直到现在,不良的副作用才慢慢出现了。

世人的效率很低,很多事都有一个迟滞期,官员们还会等待机会。最近的大地震,终于给了他们劝说皇帝“迷途知返”的理由。

“拿到内阁处理。”朱高煦寻思了一阵,忽然开口道。他接着顺手抓起一叠奏章放在上面,对王贵道,“这些都送去武英殿。”

王贵愣了一下,忙答道:“奴婢遵旨,这便为皇爷送过去。”

太祖太宗时期,内阁只是一些文官为皇帝出谋划策、查漏补缺的咨询机构;特别是太祖,根本不信任官僚,他亲手布局了一切规则,并把决策权抓到自己一个人手里。不过现在的内阁已有了一定的实权。

眼下内阁、与太祖废除的相权仍然不一样,内阁加上典宝处才算一个决策机构;而且皇帝的决策,大于“武英殿”二衙的权力。所以此时的朝廷格局,集权的程|度,仍然远远超过汉唐时期的“内外相宜”“君相分权”的格局。

内阁与典宝处,名义上只对皇帝负责,他们拿到这份骂皇帝的奏章,估计也很烫手。然而奏章只要送去了内阁、许多人一参与,必定会公开奏章言论。

朱高煦心道:堵是堵不住的,至少不能堵在我这里,矛盾应该转移和分化;其中的博弈,不该我去独自面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快穿玩转逆袭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大叔宠娇妻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极品太子爷 大宋游侠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国术宗师在红楼的彪悍人生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明天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高门庶子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大明春色 西风紧 - 大明春色txt下载 - 大明春色最新章节 - 大明春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