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首页 >> 战国野心家 >> 战国野心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抗日之特战兵王 带着农场混异界 三国之至尊系统 汉世祖 抗日之战将无敌 亮剑之军工系统 明末逐鹿天下 高危职业 朕,君临天下!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 战国野心家全文阅读 - 战国野心家txt下载 - 战国野心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二七章 借力复国岂如前(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这一切消息——三晋楚齐都没有余力干涉墨家在泗水流域扩张的消息——确定之后,沛县上下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战前气氛。

一些目光敏锐的人看到滕国的姬特被带回沛县后,就已经觉察到墨家可能会对滕国动手。

在完成了秋收秋耕之后,义师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操练,每一天都有乒乒乓乓的响声在野地传出,也有不少好奇或是有意的眼睛在悄悄观察。

数千人的沛县义师早已超过了沛县自身承载的极限,但是墨家的那些铁器烈酒等产业从其余各国吸血,养出了这么一支超出沛县承受的脱产军队。

超过半数的沛县本地自耕农是这一支义师的主力,从各个大城巨邑或骗或诱惑来的无地助耕者或是流佣是补充。

墨家精锐的善用短剑和盾的备城门之士完全拆散,作为基层军官进入到义师之中。

义师完全取消了战车的配置,代用的是暂时只有三百人的马镫骑兵,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备城门精锐的老墨者。

这三百人暂时也就只能做做侦查和追击溃军,尚无法做到侧翼迂回冲阵这样的高难的战术。

军队的编制依从古制,《诗经》中曾言“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军师旅的军制早已有之。

依照古制的旅五百人为一旅,不过义师的旅更接近齐制的旅,但比齐制旅的编制稍小,不足两千人,只有千五百人。

不包括炮和骑手,整体一共有三个旅的步卒。

仿照齐制规模略缩,齐以二百人为一连队,这里以百五十人为一个连,每个旅共有十个连。

其中八个连为长矛兵,剩余两个都是火绳枪。

但是火绳枪的数量依旧不多,两个连一共三百人,实则一共配备了一百五十支火枪。

每个火枪兵都有一个副手,用来在行军中背着火枪、木叉、火药、铅弹等军械,两人一组。

战斗中火枪兵会接手武器,副手会用短剑或是匕首进行战斗。

一千二百人的矛手,按照二十人纵身的配置,排成一个六十人宽的方阵,前两排的士卒全部穿戴革甲,后面的暂时无甲。

考虑到此时火绳枪质量太差,数量不足,以及骑兵还未成型还要防备敌人的战车等等情况,只能放弃机动力增加防御力。

平时训练,分为进攻和防御。

防御的时候,火枪手会在矛手前面十步左右的地方列阵,第一排射击后向后撤退到后一排。

按照此时缓慢的装填速度,如果进行防御战,当地人靠近之后,火枪手正好完成两轮射击,退入到矛手的身边,接受矛手的近身保护。

进攻的时候,火枪手会配置在矛手方阵的两侧,跟随鼓声前进。

三个旅各有旅帅,每个连队也有至少两到三名墨者,做连长或是司马长。

鼓手、笛手、司务长、士卒伙食委员会、随军书秘等一系列应有的职务也算是五脏俱全。

除了这三个步卒旅之外,还有约一千人的精锐矛兵和一部分精通搏杀格斗的精锐,正常不投入战斗,只在骑兵还没有成长起来之前,作为预备队和防止侧翼被突袭的应急部队。

这一千人中墨者和经历过商丘之战老义师的比例很高,还有一部分投奔到墨家的游士。他们可以在保持阵型的情况下,比前面三个旅更快的移动,也能够经受更大的冲击。

除此之外,便是一些轻便移动的小型铜炮,数量不多,口径不大,很适合野战,都是墨者操控。

论起来,这一支军队的耗费,比起魏西河的武卒要贵的多。

如今铁器昂贵,每一支火枪都是十五六斤熟铁不说,也耗费大量的工匠。也幸好于铁器的成本价和对外售价不同,还不至于贵到离谱。

墨家配置的火器,长度约到人的胸口,口径很大,铅弹约有一两,装填速度很慢,训练最快的人也就能够做到将近一分半才能发射一次。

好在点火装置进行了修改,不再是原本的一只手拿着火绳往里面捅的火门枪,而是利用了铜铁做了简易的蛇勾,可以夹住火绳。

火门的附近有个小凹槽,里面装填一些快速燃烧的火药,火绳打进凹槽点燃这些快火药,这些火药再从火门引燃药室的发射药。

缺点不要说不能有雨,就是有大风也不行,凹槽内的火药会被吹开,无法引燃药室。

但这相对于墨家卖给楚国守城的那种短粗型的、后面插根木棍,需要单手持着用另一只手捏着获胜去插火门的破玩意已经足够进步。

实际上从火药传入欧洲再到意大利出现第一批铜制的火门手炮,不过十几年时间,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一个原理,于此时的技术水平而言不追求精致其实并无技术难度。

适的优势只是火药的正确配比方程式配平、不走手炮短铳的弯路、点醒一下火绳勾的结构、不走碗口炮之类的邪路,这就是将近两百年战争摸索出的经验。

即便这样,此时的火绳枪也比弓弩差一些,但是弓弩已经没有太大进步的空间了,而且火绳枪也确实更容易操练。

适从牛阑邑带回的那三百人,也都编入了军中,操练火枪,他们之后可以选择成为职业兵,也可以选择退役后组织共耕社开垦荒地。

士卒的军饷虽不算多,却也可以维持生活。沛县的牛耕铁器已经推广,大量从四周逃亡到这里的人口不断扩充着耕地面积,本地的铁器烈酒粮食种子外销换回的金和铜保证了贵金属的储备,同时随着农业发展而不断增加的手工业者也让沛县有足够可以商品可以交换。

相对于别处,这里的日子过得极好,而且这好日子是肉眼可见与日俱增的。

一方面开阡陌废井田,私田普及,五户十户共耕,分牛马一匹,税率十五取一。

新工具、新种植技术、以及堆肥新种的普及,都让粮食产量上升了一大截。

墨家在保持十五税一的同时,以技术垄断着铁器,等同于民众再交了一份税,但是这份税是隐藏在铁中的,众人看不到,也就不会反对。

墨家的粮食也充足,足以支撑起来这支军队的开销。

同时棉布等一系列的货物已经开始量产,代替了原本的麻布,省去了浸麻剥麻的环节,布匹的生产效率极具增加,甚至已经开办了那种密集型的纺织作坊。

将女性组织起来,利用棉布对外销售利润极高的时机,累积资本,传播这种墨家之前工坊那样的分工协作制度,奖励技术变革。

以沛县为中心朝着宋国推广的牛耕铁器等技术革新,也让墨家的“金钱”可以买到更为充足的货物。

宋国农夫提升了生产效率,扣除掉自己吃的,比之从前多一倍的粮食进入了流通领域。

此时运输不便,宋国暂时又不打仗,粮食价格这几年跌的厉害,许多宋国农夫逃亡至此变业为手工业者。

这种情况下,墨家有钱,有物资,有人,有思想,有组织,有稳定发展的后方,还有已经开始农业变革的宋国作为一个稳定的市场和吸血方向,拿下一个小小的滕国并无问题。

适甚至觉得,越国就算事后知晓,只要反扑的人数不超过五万,自己这边都能获胜,毕竟五万越军中肯定有大量的农兵和辎重兵,他们也就是凑数的,野战精锐不会太多。

这种情况下,适就想要谋求这一次的指挥权,从而提升自己在墨家内部的地位和威信。

事实上,他算是指挥的最佳人选。

墨家善于守城,真正指挥过野战的,其实也就是叛逃的胜绰一人,剩余活着的很少有指挥野战的机会。

那些当年墨子最早收的一批弟子,死的死老的老,做过上卿之类高官的基本在适加入墨家之前就已病亡。

墨子不可能以七十岁高龄还来指挥这场战斗,公造冶在彭城那边忙碌的厉害,禽滑厘年纪也不小了而且善于守城并不善于野战。

适在商丘一战的时候提出过不少临机应变的想法,牛阑邑一战也证明了自己独当一面指挥数千人守城的能力。

火器马镫之类的运用和一整套战术都是他总结出来的,虽说算是“纸上谈兵”,但比起那些不能谈的人还是要强。

从滕地回来之后,适便闷头编写了作战计划,并在十月份送到了墨子那里,召集已经知晓消息的墨家高层讨论。

攻取滕地,适决定采用挖掘坑道接近城墙,靠近城墙后挖掘坑道埋藏火药炸毁城门的方式破城。

但是为了减少伤亡,他希望利用滕地的地形,打一场埋伏的歼灭战。

西南一侧,是滕城最为开阔的地方,那里也是最适合攻城的地方。

南北两面,荆河和小荆河环绕,不利于攻城。

东北侧小荆河与荆河有一处最狭窄的靠近处,形成一个垭口,如果围住西南角猛攻,以火药炸开城门,越人必然惊慌。

滕国内尚有内城,越人见到城门被炸,必然知晓内城也守不住,定会从东北面窜逃。

这算是围三缺一,逼着越人不裹挟滕地农兵自行逃窜,而在东北角荆河与小荆河的垭口处埋伏一个旅,足以全歼在滕地的越人,而且还可以减少滕地百姓的伤亡。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艳海风波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极品太子爷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忠犬神探 超级电力强国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听说,爱情回来过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三国江东霸主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玛雅之小兵传奇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唐躺平王 大楚武信君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寒门状元路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道藏辑要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 战国野心家txt下载 - 战国野心家最新章节 - 战国野心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