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首页 >> 战国野心家 >> 战国野心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临高启明 武神主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谍影无声 逍遥太子爷 亮剑之独立大队 三国之终极进化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 战国野心家全文阅读 - 战国野心家txt下载 - 战国野心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二章 和则得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卖给泗上那边,距离远了,而且一般用人的地方都是人口密集区,逃亡什么的也难。

加上毕竟不是泗上这边抓的人,也没有那么大的恨意。

又说人人平等,并没有奴隶的身份,但就是不给钱、不发地、不发农具,逼着他们成为“圈地之下的失地农民”一样的身份:毛都没有,不干活就得饿死,但有个自由平等的身份,也就是农家所谓的虚伪的平等。

总归这边还是有希望的,干几年活就可以有合法的身份,享受国民的待遇和义务以及权利。甚至可能会分配土地,这个视情况而定。

从某个角度上说,这些人的生活水平比起以前是有所提高的,并没有多少反抗的。

因为在青壮期一直在从事劳作,等到他们契约期满有服役义务的时候,也基本不可能去服役,义师的主力还是自耕农和逃亡到这里的封地农民或者是欠债农夫。

临武君倒也不是没想过墨家强大的宣传和组织能力,每多卖一个人自己将来救越危险。

但再一想,长远看谁都得死,他不卖别人也要卖,临武不卖墨家可以去九疑去买,到时候别人强了自己弱了,那也没什么用。

用来换枪的这三千多人是他不久之前才在西边山区抓的,其中还有半数的利润需要给西边的泉陵君。

泉陵就在临武以西,又名九嶷山,那里传说中是舜帝南巡去世的地方,葬于九嶷,故以陵为名,又因为那里算是湘水之源,故称泉陵。

楚国在南方的另一个重要边塞九嶷就在泉陵,那里也和南海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后世始皇帝开挖灵渠,就是稍微往西南一些。

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被南岭所隔,临武沟通的是珠江上游的北江和湘水的支流;泉陵是沟通湘江和漓江的上游。

此时漓江又称丽水,因为附近河道多有黄金,故而也有不少聚落在那里采金,泉陵君也有一部分收入。

韩非子曾用丽水淘金的事讲过一个寓言,说是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辜磔于市。甚众,壅离其水也,而人窃金不止。大罪莫重辜于市,犹不止者,不必得也。故今有于此曰:“予汝天下而杀汝身”。庸人不为也。夫有天下,大利也,犹不为者,知必死。故不必得也,则虽辜磔,窃金不止;知必死,则天下不为也。

墨家在南海的拓展,都是沿着河道进行的,主要也采用那种单独的城邑控制一片范围的殖民发展方式,因为城市人口比较容易管辖,也容易动员,而且广袤的边野地关下起来既困难也没什么收益。

正因种种原因,整个楚国边境地区最为有钱的两个封君也就是临武君和泉陵君,和南海商会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因为涉及到切身利益。

人口、黄金,作为主要的支付手段,换回了兵器、火药,也使得这两个封君在楚国内部的发言权与日俱增。

对于泉陵君和临武君而言,更多的火枪武装更多的军队,更多的军队抓捕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换来更多的火枪,顺带还能作为奴隶在一些河道内淘金,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带来的一种扩张的繁荣,也注定楚国暂时没有能力把这么边远的地区作为本土直辖管理。

这种发展模式也注定了和南海这边的联系密切,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封邑,而是因为贸易连成了一个统一的市场,如果乐昌峡和灵渠能够提前出线的话更是如此。

因而临武君不会去考虑卖人口给南海对自己将来有什么影响,也不会考虑出国干涉宋国的胜负。宋国距离这里太远,就算楚国输了,他该是封君还是封君,该做贸易还是做贸易,只要确保墨家没有在南海北上的心思就好。

至于将来,他考虑了也没有用,如今的大敌不是咄咄逼人的泗上,而是悬在他们这些封君头顶的变法利剑。

这三千支火枪,除了给泉陵君五百,自己留下七百,剩余的都会沿着湘水转运到湘水下游,那里的封君也需要武器。

因为楚王授予墨家的免税金节中不准贩卖武器,所以这其中的很大部分利润被临武君之类的边疆封君所得。

商队负责谈判的人在来之前就已经接到命令,允许和封君达成诸多包括武器在内的交易,听闻临武君说他负责运送,又是用南海急需的人口来支付,这正合其意。

临武君见对方同意,便又问道:“不知道这批火枪什么时候可以交易?我在这边,也好有所准备。”

他还是想要试探一下墨家的意思,看看墨家在南海方向是否有准备动武的想法。

商队的人爽快地说道:“三千支火枪,数量倒是不多。不过您也知道,沿着长江有诸多的关口,那里是不能够运送火枪的。南海的话,我估计仓库中可以先支付一千五百支,剩下的需要从邗沟转运到越地,再沿海送来。最迟也就到明年。”

“那一千五百支,倒是可以在秋天之前送来。”

“至于交易的货款……金铜都可以直接运走。粮食的话,恐怕需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以便在南海组织人来运输。那三千人口,可能也暂时需要在临武境内。”

临武君奇道:“乐昌峡不是还未修完?正是缺人的时候。”

商队的人回道:“自然缺人。可是粮食转运不足,若是贸然将人送过去,又恐粮食接应不上。”

“武江虽通南海,可是沿路都是逆流而上,山高水急,运输颇为不易,整个南海都在为此事忙碌,实在是抽不出更多的人手。两万多人已经是极限,再多下去,每年耗费的粮食不计其数,实在是支撑不起。”

他这么一说,临武君就更加放心,他也算是军伍出身,知道后勤对于征战的作用。

两万人的民夫在乐昌峡修筑,南海地区就已经捉襟见肘,若是真的有什么征伐之事,需要的后勤人员就需要更多。

自己守在临武,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逆流而上,墨家也不是可以轻易攻下的。

至于宋国内乱会不会牵扯到临武,临武君觉得只要派人监察一下乐昌峡的工地就可以知晓,如果那些人暂时停工转而负责后勤辎重,那自己提前准备也来得及。

商队的人给出的解释,临武君深信不疑,又问道:“粮食可以暂时存放在这里,但是需要提前交割,一切损耗由你们承担。那些人口……过一阵就要送到。”

“这些人需要吃饭穿衣,总不能够由我来养着,暂时也没有什么活计给他们做。”

商队的人便问道:“那先留一部分在临武是否可以?您也知道,我们在湘水上游有一座造船作坊,如今湘水、大江、洞庭贸易往来频繁,这里又多巨木,最近正需要增加人手。”

这也句句属实。

陈蔡两国因为借助王子定之乱支持王子定复国成功后,蔡国的祭祀仍旧保留,但是大量的人口被迁徙到了湖南地区的高蔡,作为楚国的附庸国继续存在,但是楚国在那里也有郡治,属于封国和郡治并存的情况。

随着大量人口迁徙过来,高蔡、长沙、衡阳等地已经逐渐成为了楚国的粮仓。

故所谓雠、庞、长沙,楚之粟也。

洞庭湖上游的沅水,又是楚国对抗巴国的重要前线,背靠着蔡国移民发展起来的粮仓,守着洞庭湖的上游,附近又有金矿、朱砂矿和整个楚国最好的雄黄矿。

因为洞庭地区湿热多虫,能够驱虫的雄黄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楚国极为重视。

加上沅水再上游有楚国重要的第二大铜矿麻阳铜矿,整个洞庭地区已经逐渐成为了和南阳地区等重的楚国重地。

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各种工具的传入,都使得以洞庭湖为中心的船运贸易急速地发展起来。

楚国本身造船技术是很好的,但是这些年还是不如急速发展起来的融合了楚国鲁班、宋国墨翟这两位木匠圣手的诸多弟子;融合了越国造船技术和一部分索卢参西行归来的造船术的墨家造船术。

加上泗上的那种分工制作坊、水力锯木厂等造船方式的效率提升,战舰楚国自己建造,而商船大部分都是从墨家的造船厂购买。

临武君的封地内就有一座造船厂,这座造船厂每年为临武君带来了不少的收益。

虽说这造船厂的所有者是商会,但是临武君在其中也有一部分股份,加上一些重要的原材料比如木料等临武君这边有奴隶砍伐,每卖出去一艘船都会依着规矩给临武君缴纳一笔税款,临武君很是满意。

商队的人一说造船厂的事,临武君便也觉得很好,便道:“如此也好。那里可以安置一些人。只有一样……严守规矩。”

“你们有你们的义,我们有我们的礼。你们在南海、泗上怎么搞都可以。但在这里,不要做一些蛊惑宣扬。”

“造船厂的一切往来,咱们之前也是说好的,都由专门的人负责采买。不要和本地的庶民过多接触,将来这些人走的时候,也切记不要和本地的人宣扬你们的义。”

“若是宣扬,立刻赶走。”

这是早就定好的规矩,商队的人连连点头道:“这是可以放心的。我们自有规矩,和则得利嘛。”

临武君也大笑道:“对啊,和则得利。”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天官赐福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不负卿莫别离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福艳之都市后宫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空间之农家真命皇后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风痕篇:丑陋王爷穿越妃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暖床王爷丑颜妃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明末钢铁大亨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禁地猎人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韩娱之梦幻少时 大唐第一状元 神捕乱宋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楚武信君 衣冠谋冢 道藏辑要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 战国野心家txt下载 - 战国野心家最新章节 - 战国野心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