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大帝

一夕秋月

首页 >> 正德大帝 >> 正德大帝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天唐锦绣 霸天武魂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谍影凌云 一个人的抗日2 我的老婆是土匪 从八百开始崛起 逍遥太子爷 我在原始社会风生水起 大叔凶猛 
正德大帝 一夕秋月 - 正德大帝全文阅读 - 正德大帝txt下载 - 正德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9章 跟衍圣公府有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因为民众闹事砸了粮铺,使得京城还开着的粮铺纷纷关门。

粮荒现象更加严重。

而此时。

京城的一家山东会馆里,一名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走到了一名儒雅的文士面前:“爷,小的回来了?”

这文士头也没抬,只依旧欣赏着手里的一枚古扳指,问道:“刑部这么快就放你们出来了?”

“百姓们在刑部外请愿,刑部的官员顶不住压力,只得先把我们放了出来”,这络腮胡大汉说道。

这文士淡淡一笑,继续问道:“京城的粮铺都关了?”

“都关了!估计城中百姓维持不几日就会无果腹之粮!”这络腮胡大汉回道。

“甚好,孔先生的计划成功一半了,这一笔若是赚了,就是五百万银元以上的利润,到时候也少不了你的好处,保你一辈子吃穿不愁,你继续外面扮演暴民,使劲的闹腾,我们这位陛下素来爱民的很,不会把你们如何,你们闹得越凶,陛下和朝廷就会越着急,到时候自然就是我们喊多少价,就是多少价!”这文士吩咐道。

“遵命!”

这络腮胡大汉说着,想了想不由得问道:“不过,爷,你说陛下会不会不用钱买,而是直接抢,甚至怂恿百姓抢粮铺!”

“陛下如果要坏规矩,坏得是他大明的根基,得罪的是天下所有商人,我们高价出售也不违法不是,他朝廷也没有理由强行收走我们的粮食,只要通州那边别被抓到把柄就行!”

这文士说后不久,又有一名僧人走了进来:“爷,通州那边的事成功了,两百万石粮大都被我们烧了,被我们收买的那几名军士也已经被灭口。”

“我知道了,到时候会给你们寺送十万银元的香油钱!”

这名文士说着就又道:“现在就看孔先生与户部的宇文钟谈得如何了!”旋即,又笑了起来,不由得看向窗外,看着那些已经因为饥饿而虚弱无力的贫民,他仿佛在欣赏一幅由自己创作的杰作一般。

但就在这名文士欣赏的时候,一阵阵马蹄声传了来,许多官兵出现,且用马车拉着一车又一车的番薯进来,且在大明门的广场上直接摆开,一名户部青衣官员正令人架设着粥棚。

没一会儿,这名文士便看见军士在户部官员指挥下把一袋米倒进了一口锅中,而倒入更多的则是一种形似芋头的东西。

这名文士不由得有些严肃地问道:“那是何物?”

“番薯!听说是建昌侯从外面带回来的,现在只在京畿一带推广,多为皇庄与京郊农户种植”,这时候,一人回道。

这文士暗自念叨了一句“番薯!”一时间,有些忧虑起来。

……

而这时候。

户部的官员已经开始给京城贫民陆续施舍番薯粥,番薯能顶饿且廉价,就算施舍数月也不成问题,完全能让朝廷有充足的时间让这些贫民重新获得稳定的生活,而少量的粥则也算是不会让贫民们太惨,不至于连半颗米也吃不到。

除此之外,也在各城门主要人群聚居地发售番薯,以一钱一石的价格出售,相对于已经高涨近三元一石的粮价,这简直可以说是白送。

当然,一钱一石高于大明朝廷从百姓手里收购的价格。

而百姓也没有怨言,因为番薯的成本本身也低,在一些完全不能耕种贫瘠山地长出来,成本比百姓砍一捆柴的成本还低。

无论如何。

一钱一石头的番薯售卖价格,对于京城的百姓而言,就算是最低层的民众也能买一石回去果腹数日。

当然。

这种新粮食,京城的士民多少也还是有抵触心理的。

好在,朱厚照直接先主动先吃番薯,且内阁与各部官员皆首先带头吃番薯,使得百姓也更容易接受以番薯为作物,纷纷开始吃番薯。

“陛下有旨,因两百万石漕粮走水,以至于京城粮价飞涨,但好在陛下早已储备下一千万石(带有政治目的的夸张化,以安定人心)番薯,百姓们可不用担心饥饿之患,先以番薯度过饥荒!陛下已下旨粮业局,再调三百万石占城米进京,到时候以正德十二年之平价销售!”

侍从室的御用文人开始在各处城门口向百姓们传达着朝廷最新的安排。

也因此,使得京城的民心大定。

……

而暗中与孔先生勾结的这名文士则黑了脸,颇为恼怒地道:“一千万石!何时朝廷准备了这么多番薯,此物能做饭吃?”

“能的,老爷,顶饿是没问题”,其手下的人回道。

“如此一来,我们囤积的粮食岂不无法以高价售卖出去,这岂不要功亏一篑!”这名文士颇为恼怒地说道。

“老爷,要不我们再烧一次漕粮”,其手下的人建议道。

“哪有那么容易,等孔先生的安排吧”,这名文士不由得说道。

……

此时的皇家西苑皇室专用用膳之处,在朱厚照处理完朝政进来时,整个屋里已经莺莺燕燕坐了许多皇妃,而太后张氏则依旧稳坐中间,朱厚照依旧坐在皇后上首,看着一碗番薯米饭,不由得笑道:“这可是朕在大明第一次吃这番薯米饭,难得有此口服!”

皇后不由得嫣然一笑道:“还有这个土豆牛肉,陛下您也尝尝,御膳房按照您的谕示做的,竟也十分的好吃,要臣妾说,这土豆可比这番薯还要好吃,不但可以做饭还可以做菜,陛下缘何不先让他们推广土豆。”

“不冲突,番薯收了再种土豆也是一样”,朱厚照说着就先尝了一口,果决美味的很,只有刘瑾不由得在一旁惺惺作态起来,抹着眼泪道:“也不知道是哪个天杀的贼,竟烧了那么多粮食,让太后娘娘与陛下还有各宫的娘娘殿下们都只能吃番薯土豆果腹!”

朱厚照见此不由得瞪了刘瑾一眼:“你到外面站着去,哭够了再进来,皇家首先吃番薯土豆,是要为臣民表率,你懂什么!”

“难得刘公公一片忠心,陛下您不该责怪他”,夏皇后笑着说后又道:“毕竟人家跟着你去了一趟两广,又让您多了两侍女不是?”

夏皇后说后不久,刚出去不久的刘瑾就走了进来:“陛下,仓场侍郎宇文钟求见。”

朱厚照见是宇文钟,便想起自己之前说过宇文钟最近有关于筹集粮食的事可以直接面见自己,如今见宇文钟求见,便也就放下筷子,吩咐道:“让他到这里来吧,搬架屏风!”

过了一会儿。

宇文钟便站在了屏风后:“臣宇文钟见过陛下!”

“这已经是晌午,你可已用膳?”朱厚照问道。

宇文钟连说没有。

“既然如此,赐他一碗番薯米饭,一碗土豆烧牛肉,你可以尝尝,味道不错,御膳房的新品,你就算现在去京城最好的酒楼也吃不到这道菜!”

朱厚照说道。

宇文钟现在一直担心自己人头落地的事,根本无心食欲,只得说道:“请陛下恕罪,臣实在是没胃口!”

“既然如此,说正事吧,你是不是有筹集粮食的办法了?”朱厚照问道。

“陛下英明,有一姓孔的商人手里有两百万石粮食,是准备运去辽东换盐引的,如今见京城粮价颇高,有意售卖”,宇文钟说道。

“倒是为会做生意的人!”

朱厚照笑着说了一句后,神色就冷了下来,心里想道:“姓孔的商人,运气辽东换盐引?”

旋即。

朱厚照依旧表现得颇为镇定,哦了一声,便又问道:“他打算以多少价格出售?”

“一石三元五钱,合计七百万银元!”

宇文钟回道。

“倒是很会坐地起价,这比京城现今的粮价还高五钱,七百万银元换两百万石粮,我大明就算国库充盈,也架不住这样消耗,你继续跟他谈,争取谈到五百万左右,朕或许可以答应!”

朱厚照吩咐道。

……

当夜。

朱厚照叫来了西厂的谷大用,吩咐道:“你们西厂盯紧点和宇文钟接触的那个孔先生,打探清楚他粮食放在哪里,这些商人能量都大的很,居然能把京城的粮价操控到三元一石!若是不是因为番薯及时出现,只怕朕真的要花七百万银元去买粮!”

“内臣遵旨!”谷大用退了下去。

……

而这时候。

越来越多的番薯与土豆运进城内。

也越来越多百姓开始接受本就吃着甘甜美味的番薯与土豆。

“番薯再降价至七分一石,土豆再降至一钱一石!”

一名官府经营的粮业局掌柜高声喊道。

于是。

百姓们疯狂购买,粮荒问题也因此得以解决,即便没有吃腻了番薯土豆也没关系,户部开始陆续调集了一些粮食进京,分批以平价发售,虽然少但也让百姓们至少可以保障尝到米面的味道。

已经回到山东会馆的孔先生脸不由得黑了下来:“我们花了两百万银元购进的粮食,再加上行贿的花费,本就是要等到京城粮价高昂时卖出,如今这朝廷突然搞这么一出,岂不要我们功亏一篑!”

“永昌侯已经承受不住压力,重新开张发售粮食了,而且降价到了两元五钱一石!”山东会馆之前出现的这名文士说道。

“这个永昌侯,不管他,我们先再等等看,我就不相信朝廷这番薯会吃不完!说是一千万石,也只有愚民才会相信!”

这孔先生冷笑着说道。

十天后。

又有一批番薯土豆运抵进京,番薯价格降价至五分一石,除此之外,户部还从山西调运了一批二十万石的粮食进京,逼迫陆续开了粮铺的粮商把粮价降低至了两元一石。

毕竟粮食也有保持期,陈放越久贬值越快。

而那位拥有两百万石粮食的孔先生也不得不答应了宇文钟,准备以五百万银元出售给朝廷。

但朱厚照又反悔了,说道:

“现在粮价已经降低至两元一石,五百万银元购买两百万石自然不划算,告诉他,三百万银元,朝廷一次性购进他两百万石头粮食,否则,到时候他这两百万石粮食只能贬值到正德十二年的水准!”

这孔先生自然是拒绝了,毕竟他心理预期是靠这次囤积居奇赚五百万银元以上,如果只卖三百万银元,他赚的并不多,等于白忙活一场。

但是,十天后,又是一批番薯与土豆运进京,番薯降价至三分一石,而土豆也降价得厉害。

即便是最底层的工人也能用一天的工钱也能直接买一石番薯回家。

而且,除此之外,朝廷也缓过劲来,又调了一批粮食进京,促使京城粮价再次降低一元七钱的水平。

这次孔先生又找到宇文钟,主动请求以三百万银元出售。

朱厚照拒绝了因为塞外屯田之粮大丰收,内阁已从塞外调运了五十万石粮进京,撑到漕粮进京已不成问题,表示孔先生如果要出售两百万石粮食给朝廷,只能以两百万银元的价格。

“不行!这绝对不行,两百万银元,等于我们什么都没赚,加上行贿的花费,还亏损!这,这不行!”

这时候,没待孔先生说话,跟着他的这名文士孙举人就先否定了朝廷的提议。

“把收购到的陈粮全部烧掉!到时候,把新粮运到京城来以三元一石卖掉,京城的达官显贵们总不能一直吃番薯土豆吧,三元一石的粮食他们能买得起”,这孔先生说道。

于是。

三日后,一处在丰润县的庄园内,数十万陈粮石从仓库里被运了出来开始堆在柴垛上准备烧掉。

这孔先生的一名叫尹默的掌柜见此不由得大惊,问道:“孔先生,这些粮食,您为何要烧掉啊!”

“不烧掉只会拉低粮价!”孔先生说道。

“孔先生,这有悖天道啊,这些粮食虽说是陈粮,但施舍于百姓也算是一桩功德”,尹默说道。

“尹掌柜,没想到你也有妇人之仁的时候,五十万石粮食,就是烧了也不能给那些贱民!”

这孔先生说着就喝令自己的人把柴垛都点燃,开始把一袋袋粮食烧掉,一袋袋的粮食如洪水一般流进火堆中,整个火焰中开始弥漫起粮食的香味。

“作孽啊!这些大户人家宁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意低价出售!”

在附近的百姓见此不由得感叹道。

而这时候,一队锦衣卫冲了进来,当场把正准备烧其他几垛粮食的人给砍断手臂,而一名叫沈文奇的锦衣卫则当场持着绣春刀指着那名孔先生,说道:“是谁给你的胆子,敢把如此多粮食烧掉!”

这孔先生也不由得大惊,他倒也没想到会突然有锦衣卫出现,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

“这些奸商真是过分!京城百姓缺粮,各地不得不挤出粮食调运进京,连边镇的粮食都调运进京,而这些奸商却宁愿把粮食烧掉也不肯降价出售!真是令人不齿!”

内阁首辅在知道此事极度愤怒。

而次辅王琼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朱厚照倒是比较淡定,只问着谷大用:“可查出来这烧粮食是的何人,另外,这次京城粮价背后到底是有哪些人在操纵,可有查出来?”

“回禀陛下,目前西厂只查问得知这次操纵粮价的主谋是孔文运,此人是至圣先师之后,还有永昌侯、骠骑将军朱经,参与了此案!”

“即刻捉拿,无论是谁,敢意图坏我大明根基,决不轻饶,这个孔文运,身为孔子后裔,却也能做出此等丑事,还是主谋?”朱厚照不由得问道。

“陛下,想必衍圣公也不知道此事,有此不贤子子孙,也在所难免!”康海见事涉衍圣公府,深怕皇帝陛下借此迁怒圣人后裔,因而忙过来帮衍圣公说了句好话。

……

朱厚照看了康海一眼,也知道康海的目的,只淡淡一笑道:“那他孔衍圣公也是教育无方,圣人后裔出这种奸商,真正让人不齿!拟旨,为保证至圣先师之后裔名声,严禁衍圣公府之子孙经商,否则以不孝论罪!”

内阁阁臣皆不由得大惊都没想到皇帝就这么禁止了人家衍圣公府经商的权利,但偏偏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因为人家皇帝的理由是为了保证孔子后裔的名声。

刑部尚书聂震此时则因此更加焦虑,他看得出来,陛下是在借着此事打压衍圣公,他也知道这说明陛下对儒家是真的不满,特别是衍圣公一脉,而如今偏偏衍圣公府的孔文运不争气还想着囤积居奇大发横财,这岂不给了陛下打击衍圣公的机会,一旦衍圣公的地位不保,也就意味着儒家的地位更加不保,一旦此事宣扬出去,只会让世人将衍圣公府的腐化堕落怪罪到儒家头上。

“速速去山东,把这个交给衍圣公”,聂震包了一袋粮食递给了自己的亲信。

与此同时。

聂震则上奏皇帝朱厚照说刑事案件是由刑部负责,所以当应把参与操纵粮价的嫌犯从西厂转移到刑部,由刑部审讯。

朱厚照倒也无法拒绝,毕竟这的确是很符合大明现在的司法程序,审判疑犯的确是刑部的职责。

但朱厚照也明白这些文官肯定有维护衍圣公的想法,所以他也在怀疑聂震名义上在合法行使自己刑部尚书的权力要求由刑部负责对孔文运等的审讯,是不是想要暗地保护孔文运。

……

“谷大用,你说刑部的人会有人认识这孔文运吗?”朱厚照突然问了一句。

“回陛下,据曾经在刑部待过的一个叫孙铁头的络腮胡大汉说,这孔文运即便是让他的清客孙举人出面与官场上的人打交道,以内臣想,应该不认识”,谷大用回道。

朱厚照听后点了点头,嘱托了谷大用一番,便刘瑾朱批,准予刑部尚书聂震的请求,把嫌犯转移到刑部大牢。

这日。

西厂的谷大用亲自带着一干疑犯来向刑部尚书聂震交接,聂震先看了谷大用身后的几名犯人一眼,问道:“敢问公公,谁是孔文运?”

“这位便是!”谷大用指了指一名犯人说道。

聂震点了点头,没再多言。

……

然而,数日之后,朱厚照刚用罢午饭,聂震便来到皇家西苑请罪:“臣无能!请陛下治罪!昨夜,孔文运突然暴毙而亡!”

朱厚照听后不由得笑道:“是吗,聂卿,朕且问你,你到底是我大明之臣,还是他孔家之臣,还是说你才是真正的主谋,为何要灭了人家孔文运的口!”

“陛下,您何出此言,臣自然是大明之臣,臣也断断不敢操纵粮价”,聂震说道。

朱厚照摇了摇头,心想在这个还没有专业司法官的年代这是恼火,连管司法的官员都是儒家文官,也难怪这些士大夫和儒臣能避免法律的约束。

“把孔文运带上来!”

朱厚照这么一说,聂震不由得大惊,他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不由得暗自后悔自己怎么当时不亲自再去问问被西厂带到自己刑部的孔文运,这下子,自己好像被陛下玩了进去。

“陛下,臣,臣只是,只是觉得此事不宜牵连甚广!”聂震有些没有底气地说道。

“来人,摘了聂震的乌纱帽,先押到东厂督察司去!将这孔文运继续押在西厂,严加审讯!”

朱厚照本来以为聂震能发现孔文运是假的,然后明白自己这个皇帝不好欺骗,但他没想到聂震还是轻视了自己,一时不由得摇了摇头。

但朱厚照也依旧觉得有些不忿,心道:“这孔家给了这些文官什么好处,一个尚书竟然也真敢这么包庇他!还是说,这孔家有能威胁到这些文官的地方?”

朱厚照现在也只能暂且把这个疑惑埋在心底,但无论如何,这次的事件让朱厚照意识到自己如果要想摒弃儒家,就要把一个因为儒家成为正统地位后而一直备受尊崇的世家给拉下神坛,那个世家便是衍圣公府。

如今,在朱厚照看来,孔文运也许是个突破口。

但是,让朱厚照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确定孔文运是烧毁漕粮的罪魁祸首时,朱厚照收到了一本来自孔衍圣公的奏疏,奏疏内容是孔文运之父问其子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已自缢,而且在自缢前已经主动要求把自己这一房的人移出衍圣公族谱!还主动向自己这个皇帝请罪,表示愿意捐献三十万粮食进京,以救京城之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场之财色诱人 肆虐韩娱 大明1937 捡个飞碟送外卖 异界流氓天尊 快穿女帝家的小白狐 重生之千金媚祸 权宠之仵作医妃 百变武魂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综影视,准备好了吗?木心来也! 高科技军阀 武装风暴 妖仙令 XS5 贤者与少女 九龙至尊 纵灵传 春光乍泄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大明流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寒门状元路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正德大帝 一夕秋月 - 正德大帝txt下载 - 正德大帝最新章节 - 正德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