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朙药丸

孤君道

首页 >> 大朙药丸 >> 大朙药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炮灰"攻"养成系统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谍影无声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封侯 东晋北府一丘八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朙药丸 孤君道 - 大朙药丸全文阅读 - 大朙药丸txt下载 - 大朙药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1章 户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世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当官,吕维忘记了这句话是谁说的,可十分赞同。

道天内八百名聚生的舍民虽掌握一技之长,可不是简单的技工,普遍识字。他给其中五百人伪造户帖、学籍,都给挂上秀才功名,混在吏部召集的观政新官队伍里撒向北直隶各府县。

平均每个县六七人,再加上响应吏部政策的秀才、举人,各县观政新官普遍在十人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

此前每个县也就三五个有品级的流官,其他役、吏、差使,都由本地充任,世代父子袭替,根深蒂固。县官上任,各项政务由科房长吏负责施行,县官往往只起一个传达政令的作用,很少有人能在职位上干出一些事情。

科房长吏授予官身,等于将监察范围扩展到基层,大批袭替吏员被筛选下去。

这虽然刺激了地方吏员的活力,可也让政务瞬间暴增。

原来大多数政务如收税、转运之类的差使是被承包出去的,保甲制度荒废后,就私自委派粮长,专门划出片区,让这些粮长负责催收钱粮。

这些粮长说的好听是地方上有点名望的人,其出身、背景普遍不干净,做的事情……能用鱼肉乡里来形容。

有点像拿到县衙授权的村霸头目,收保护费一样收税。

各县的税务钱粮是固定不动的,每年上缴的钱粮变化很少很少,所以税务是分摊到全县各处的。粮长按照指标收齐片区内的钱粮,他就算合格了。至于找辖区内大户收,还是佃户收,又或者找贫民收,以及收多少,就是他的事了。

这也是田税很低,但百姓负担很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官吏的懒政、纵容,导致皇权不下乡,税收的大头进了催收粮长的口袋,小部分进了官吏的口袋。收上来的正税,又是起运一半,地方存留一半。

现在每个县入驻十来个观政新官,原有的科房长吏授予官身后被吏部筛选打掉近半,各县原有的人情网络被击毁,陷入动荡。

也因为科房长吏有了官身,是朝廷命官,原有的父子袭替、宗族把持科房大权的格局受到冲击,原有的吏员大族地位不稳,中低层吏员、役、使们自然想抓住机会往上爬。

基层内斗重新洗牌,原来的粮长们就失去了靠山。

算起来粮长们什么都不算,不是吏,不是役,也不是官府正式承认授予票书的使。

加上观政新官们到处走动,见不得光的粮长们就此下岗,失去了盘剥百姓的名目,不受官府器重,失去了保护伞,他们自身生存都成了问题。

没了粮长承包收税,那就得县衙出面征收……普遍懒政的恶果就此爆发,黄册一年抄一年,县衙对基层百姓的经济情况了解不深,甚至小半数百姓连户帖都没有,在法律层面上来说就是黑户。

在春耕之后,北直隶各县就不得不重新派发户帖。

官吏分组承包片区,一个村一个村的发放、重新制定户帖。

普通百姓是没有身份勘合的,反正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出县,连路引都不需要,自然不需要身份勘合。他们就持有户帖,户帖记载他们的家庭情况,有多少田亩,家中人口增减、牲畜数量,有无店铺产业。

通过户帖,普通百姓的经济、人口就能被官府准确掌握,从而准确收税、征发民役。

一百一十户编成一册,这就是黄册、鱼鳞册;之所以是一百一十户,是百姓分成十班,每十年轮一圈,轮到的百姓由甲长带领去县府服役。

明初为了贯彻户帖政策,朱元璋曾下令,没有户帖的百姓被逮到就充军处理,当地官员受惩处,有卫所军协助抓人,所以明初户帖制度实行到位,皇权得以下乡,每一户在册的百姓的财富、人口情况被户部直接掌控,征税几乎透明。

后来不断的懒政,保甲制度都名存实亡了,户帖、黄册、鱼鳞册之类的也就走个形式。

现在重新制定户帖,北直隶各县自然忙的鸡飞狗跳,这关系到夏税征收。

没了粮长的暴力催征,又有观政新官深入基层走动,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去制定户帖,捡起原来的收税体系进行征收。

京营新军磨刀霍霍就在边上盯着,徐光启又在军中推行大面积扫盲启蒙教育,真逼急了不需要吏部出面,新军分派到各县就能代替他们工作。

参军学习文化,本就是古典军队的福利。

不需要吕维推动,加上徐光启也想开宗立派当一派新学说老祖宗,军中很早就开始了扫盲工作。

明军也因为庞大的卫所武官家族保证了军官的识字率,起码一个队官,得认识军令,能书写部下的姓名。

军士想升官,除了训练刻苦立下战功外,识文学字就成了最迅速的办法。

不论明初还是现在,提拔学习态度积极的军士,本就是一种军中常态。

故而,新军扫盲工作进展顺利,退伍新军去种地实在是浪费,完全可以顶替地方役吏,暴力完成渗透、掌控。

到了那个地步,上到命官,下到役吏,谁都没好日子过。

命官还好说,怎么都还有个退路;而役吏失去世代袭替的铁饭碗,那只能去当佃、种地或做长工、短工。这些被他们欺负的职业究竟有多么辛苦,役吏们自然是清楚的。

为保住饭碗,子孙的饭碗,他们只能咬着牙奔走在乡村之间,争取将承包辖区内的遗漏百姓悉数纳入户帖体系。

吕维也亲自奔波在第一线,越是深入基层他越是麻木。

许多的佃户简直和农奴一样,欠着永世还不完的账,种着不属于自己的地,承担着不属于自己的赋税,死了连个像样的坟墓都无。

佃户不需要纳税,田税缴纳是地主的事情,和佃户没关系!

可地方施行过程中,靠粮长催征,这帮家伙普遍和地主豪强沾亲带故,催征的主要目标自然是好欺负的佃户、贫民、小商人。

不止是地主豪强的田税,承包官田、军田的佃户,上缴两成、三成多的租子后,还要上缴官田的田税。

佃户只需要承担丁口银和折役钱,一个男丁、健妇出来打短工,每月怎么也能有两三钱银子,或三百来文钱的收入。丁口银、折役钱,真的不多,一年不到百文。

减租减息给了佃户一个活着努力的希望,让地主豪强叫骂几句外……重新制定户帖,将税务厘清,那地主豪强急的跳脚也没用。

不想交税,有本事你造反啊!

粮长们当年催征的口号,如今也适用于豪强地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玄鉴仙族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极品太子爷 福艳之都市后宫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三界棺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一个人的抗日2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韩娱之梦幻少时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楚武信君 衣冠谋冢 道藏辑要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大朙药丸 孤君道 - 大朙药丸txt下载 - 大朙药丸最新章节 - 大朙药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