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臣

当年秦风

首页 >> 大唐第一臣 >> 大唐第一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特战兵王 骠骑大将军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调教太平洋 永不解封的档案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大唐一品 北宋大相公 
大唐第一臣 当年秦风 - 大唐第一臣全文阅读 - 大唐第一臣txt下载 - 大唐第一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百一十四章 王宅夜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经过三个月的铺垫,整个过程水到渠成,李世民即位已经是毫无悬念,上到朝廷中枢,下到各方州县,无不信服。

李世民正式接受册之后,礼部有司便开始着手安排登基大典,经钦天监等司推算历法,定于武德八年十二月初十举行大典,祭天登基。

绛州,高冲时隔一月再次回到正平城。

绛州刺史王繇依旧是无比热情,在城门口迎候。

这一次太原王氏可算是安然度过,不仅没有遭受清算,反而因为识时务,再次受到李世民的重用。

“大使,幽州此行我可听说了”,王繇一脸敬佩的说道:“幽燕一十六州联合军演,连突厥的小可汗都来观礼了,当真是大手笔啊”。

高冲微微一笑,“但使边地百姓安然度过寒冬,免遭北胡劫掠,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大使境界之高,繇佩服”,王繇赞叹道:“大使如若不弃,可唤我表字子盛,今夜我在城南别院设宴,万望大使赏光”。

繇者,繁盛茂盛也。

“子盛兄盛情相邀,一定如约赴宴”,高冲笑道:“既如此,子盛兄唤我表字攸之即可”。

王繇见高冲接受他主动的善意,更是喜不自胜,向一旁负手而立的罗士信拜道:“届时也请都督赏光,繇必扫榻相迎”。

罗士信咧嘴一笑,“好说好说”。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用在太原王氏以及王繇身上最是适宜不过,只看王繇面对罗士信的态度,便已经是截然不同。

一路送到驿馆,相谈甚欢。

驿馆门口,王繇叉手道:“那攸之先在驿馆沐浴稍歇,今晚城南光福里王宅,繇翘首以盼”。

王繇走后,罗士信自顾自坐下,颇有感触的慨叹道:“你说这人一前一后的变化怎么就这么大,一个月以前,王繇对我爱答不理,一个月后,对我好的就跟亲兄弟一样”。

如果罗士信有文化的话,这一段话大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前倨后恭。

高冲听得嘴角一撇,亲兄弟可不见得就好,君不见李建成和李二凤的相爱相杀。

“那现在各州对都督府的态度如何?可还配合?”高冲也不指望罗士信这厮给他泡茶,一边泡茶,一边问道。

“配合,那是相当的配合”,罗士信笑道:“我在夏季时便索要各州军府的相关文书,只是一直以各种理由拖沓,你离开绛州后,一个接一个全部送来了,一个不落”。

高冲缓缓点头,“今后你在绛州就轻松许多了”。

“这倒是的,只是攸之你真觉得,这王繇可以信任?”罗士信有些迟疑的说道。

“为何不能?”高冲愕然问道:“他也是大唐臣子,受命牧守一方,自是有他的责任和义务。

先前或许对太子有些其他心思,但现在他也只能兢兢业业,一心理政,上报君恩,下安黎民,以此回报太子恩德”。

说完之后,高冲再次强调道:“不仅可以相信,还可以重用,你信不信你现在给他安排公务,他立马给你办得妥妥的”。

罗士信一顿,“这个我信,他最近办事确实得力”。

“人家本就颇有才干,现在改头换面,一心立功,自是全力以赴,这一点你大可以放心”,高冲笑道。

这一点高冲心里十分明白,以后的情况谁也不知道,但至少现在,京兆韦氏、太原王氏这些家族的人肯定是一门心思的积极表现。

对于李世民,对于秦王府旧人,他们的态度绝对是和蔼可亲,毕竟他们刚刚弃暗投明,肯定要表现出来给李世民看到。

“哦对了,守约那小子我已经接来了”,罗士信回过神来便是说道:“你这次要将他带走吗?”

“裴行俭……”高冲嘴角勾起笑意,“他现在只有你这个姐夫可以依靠,回到家族里难免受欺负,我带去长安吧,让他跟其他几个师兄弟一起生活也好”。

罗士信一脸感慨的点点头,“当年德本公和守敬兄弟对我有大恩,他们死的时候我就发誓,一定善待守约,守约跟着我也学不到什么本领,跟着你我是放心的”。

裴仁基字德本,裴行俨字守敬,提到这父子二人,罗士信心中似乎很是触动。

端起茶杯也不顾烫嘴,一饮而尽,砸吧一下嘴巴继续说道:“我现在每年都会去洛阳北邙山拜祭,跟我家娘子也商量过,等百年之后,我就不葬回历城了,就葬在北邙山,陪着他们”。

“说什么胡话呢,你才多大年龄”,高冲笑骂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活在当下就好”。

罗士信真是重情重义之人,一般人在百年之后基本上都会扶灵回乡安葬,那才是落叶归根,罗士信感念裴家父子大恩,不仅出资厚葬裴家父子,现在更是表示死后愿意葬在洛阳,可见其情深义重。

“那我回家跟娘子说一下,让她们姐弟俩好好叙叙话”,罗士信起身说道:“你先洗洗歇一歇,晚上我来喊你”。

一个时辰后,天色已黑,高冲正在驿馆里跟突地谨行说话,罗士信便是急匆匆而来,一脸激动。

高冲一脸茫然,“赴宴而已,何故如此急切?”

罗士信摆摆手,将高冲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不是这个,方才接到传诏,圣人禅位,太子殿下将定于下月初十举行登基大典”。

高冲一愣,继而拍桉而起,哈哈大笑,然后盘算一下时间,“下月初十,那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不行,明天一早我就出发”。

罗士信咧嘴一笑,“早些回去也好,参与登基大典意义非凡啊”。

高冲看一眼罗士信,这夯货有时候愚钝,但有时候好像是大智若愚。

二人当即结伴前往城南王宅,除随行亲卫之外,高冲还将王云和突地谨行带上,王云乃是王家偏支,带他赴宴这是情理之中,但带突地谨行那就纯粹是因为高冲的偏爱了。

不愧是太原杨氏,即便是在绛州正平城的一处别院也是三进的大宅院,高墙大院,红砖碧瓦,尽显豪奢。

进门转进影壁之后,地上便是红毯,左右侍女提着油灯,躬身引路。

来到前厅各自落座后,王繇伸手延请道:“听闻攸之在晋阳数年,那应该对这干和酒不陌生,今日正好回味一番”。

高冲眉头一挑,看着桉桌上的干和酒……神情恍忽。

对于干和酒,他还真不陌生,因为以前的“高冲”最是喜爱。

干和酒,又名“乾和酒”、“干榨酒”,产于太原河东一带,酒水清澈,酒香醇厚,这已经是蒸馏酒的雏形,后来张籍诗云:“酿酒爱干和”,称之为酒中名品,极为难得。

“攸之,为你在幽州的大事业贺,饮胜”,见高冲颇为感慨,王繇只当是他在怀念晋阳往事,当即举杯道:“都督,请”

高冲回过神来,举杯一饮而尽,龇牙回味,这酒够劲。

罗士信同样对这酒很是满意,咧嘴笑道:“这酒够味”。

“若我没猜错的话,这位郎君应该是攸之的高徒吧”,王繇看向下首的突地谨行。

“粟末靺鞨突地谨行,见过王使君”,突地谨行叉手拜道,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王繇看得直点头,他向来自诩世家名门,从来看不起诸胡蛮夷,但是眼前这位突地谨行给人的感觉真是不一样,虽然相貌跟汉人略有不同,但显得格外英武威严,言行举止,铿锵有力。

“不愧是攸之高徒,好相貌,好气度”,王繇点头称赞道,举杯延请道:“来,突地郎君,饮胜”。

突地谨行双手举杯,一饮而尽。

见到突地谨行气度之后,王繇似乎是隐隐觉得有些不甘落后,更像是准备已久,看向高冲说道:“我有一侄,天资聪颖,前两日来正平游玩,现正在后院,不知可否唤他出来,也好见识一下攸之师徒风采”。

高冲一顿,朗声笑道:“风采谈不上,久闻王家多俊杰,正好一见”。

王繇颔笑点头,转头吩咐道:“叫三郎过来”。

侍女领命而去,不多时,领回来一位十岁左右的男孩出来。

“福畤见过叔父”,那男孩目不斜视,上前对着王繇恭敬行礼。

“攸之,这是我同宗侄儿王福畤,今年十岁”,王繇指着男孩说道:“他父亲便是文中子,在家中排行第三”。

“三郎啊,这位是名动天下的大理寺卿高攸之,你前日读到的几篇诗词便是攸之的大作”,王繇伸手介绍道。

“小子王福畤见过高寺卿”,王福畤面色有些激动,躬身拜道。

王繇见状摇头一笑,看向高冲笑道:“单论沉稳便是远远不及突地郎君”。

高冲看着王福畤点头示意,“小郎君聪惠灵动,太原王氏果真是人杰辈出啊,我对令尊文中子敬慕已久,只可惜无缘相见了,今日见到他的后人,也算如愿了”。

王福畤的父亲名叫王通,王通这人可不简单,他是前隋着名教育家、思想家,精通《五经》。

这一个精通可不是虚言,王通,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字仲淹,号文中子。

王通并未出仕,一生隐居河东收徒讲学,王通死后,他的弟子为了纪念他,弘扬他在儒学发展中所作的贡献,效彷孔子门徒作《论语》而编纂《中说》一书,又称《文中子中说》《文中子》,用讲授记录的形式保存下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学术内容。

只是这样介绍可能对王通在儒学的地位并不能有清晰了解,只需看《三字经》便知。

在数百年后,宋朝王应麟编纂《三字经》,将王通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由此可见,王通在儒学的地位,有隋一代,称为大儒者,唯王通一人。

王通的弟弟王绩同样博学多才,王绩十一岁时游历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杨素称为“神童仙子”。

王绩自持清高,放诞不羁,好酒,喜好老、庄及魏晋玄学,向慕嵇康、阮籍、陶潜等人,

武德五年,王绩待诏门下省,李渊知其好酒,特判每日赐酒一斗,时人称之为“斗酒学士”,自号东皋子。

太原王氏,人才辈出,可见这并非是一句虚言,高冲甚是感慨,看到王繇如此费尽心思提携后辈,同时心底也有些汗颜,他到现在仅仅回过渤海修县高氏祖宅一次,似乎对那些族人并没有多少认同感。

但是他心底明白,毕竟血脉相连,真到关键时刻,始终是要依靠血脉亲人,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特别是在这个宗族至上的时代。

等王福畤上前敬酒的时候,高冲忽然反应过来,好像想起什么,好奇问道:“小郎君你是文中子幼子?”

王福畤一顿,点点头说道:“回高寺卿,小子排行第三,上有大兄福郊,二兄早夭”。

高冲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忽然笑道:“我曾随异人学过相术,观小郎君面相,日后必定子嗣兴旺,且子嗣全部好学多才,文中子好福气啊”。

王繇闻言顿时欣喜,“攸之所言当真?那真是我王家之福啊”。

这个时候的人对于相术可是极其推崇,特别是李唐遥尊老子李耳为祖宗,推崇道家,山野异人成为人人敬慕的高人,比如孙思邈便是如此。

并且高冲并非是胡说八道,对于王福畤,他是真的钦佩,还有些羡慕。

王福畤生有七子,七个儿子并非是稀罕事,很多人都有,但是王福畤的七个儿子个个都是人才,没有一个废柴,个人都有文名,王氏七子,并称于世。

高冲之所以如此了解,主要是因为王福畤的第三个儿子太有名了,“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千古名句,便出自王福畤三子王勃之手。

王宅夜宴,对于高冲来说,感触良多,尤其是王繇不遗余力的在高冲面前给王福畤这位同宗侄子扬名的时候,高冲深深触动。

翌日一早,高冲便前往都督府,收下裴行俭之后,便是一路急行,直奔关中,终于赶在月底回京。

回到京城,高冲便感觉到那股不同寻常的氛围。

如果说李建成活跃于朝堂,受到世家以及朝臣的支持,那李世民常年征战在外,似乎更加平易近人,在民众之间的威望远胜于李建成。

提到前太子李建成,许多百姓可能知道那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但提到现任太子李世民,百姓便是热情高涨。

有人说我家的谁谁谁跟随太子殿下打过胜仗。

有人说太子殿下率军路过我老家的时候秋毫无犯。

也有人说太子殿下是天神下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那么多厉害人物都败在太子殿下手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六道仙尊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血宋 拯救男配计划 非主流清穿 海贼中的木木果实 暖床王爷丑颜妃 修行在完美世界 听说,爱情回来过 混完西游才出世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林岚秦小雅 贴身老师 朕,君临天下! 枕中二十一克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忠犬神探 巫术师 大神夫人有点萌 仙道释然清尘落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国术宗师在红楼的彪悍人生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穿越之原始之路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巨宋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大唐第一臣 当年秦风 - 大唐第一臣txt下载 - 大唐第一臣最新章节 - 大唐第一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