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三国之至尊系统 谍影凌云 一个人的抗日2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调教太平洋 亮剑之军工系统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德意志崛起之路 大唐一品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章 楚霸王项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们这章要讲的主角正是这首诗的作者——西楚霸王项羽。

这项羽,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若论武力值,中国历史上绝对排在前三位,那是力能扛鼎,武艺超群。打起仗来也不含糊,巨鹿之战破秦军主力,彭城之战三万破五十六万。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位“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角色,最后却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让人扼腕叹息。

秦朝末年,那真是“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老百姓还盼着能过几天安稳日子,可没想到这位始皇帝是个“工程迷”:修长城征调了百万民夫,许多人累死在工地上,连尸骨都埋在城墙根儿下;建阿房宫,把天下的木料、美玉都搜刮过来,宫殿大得“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还有骊山陵墓,深挖地下几十丈,里面灌满水银,藏着无数珍宝,为了保密,最后连修墓的工匠都给活埋了。到了秦二世胡亥继位,更是把“昏庸”俩字儿演绎到了极致——他本来就是靠赵高篡改遗诏才当上皇帝的,对赵高言听计从,朝堂上赵高搞出个“指鹿为马”,满朝文武谁敢说个“不”字?底下的官吏有样学样,对老百姓变本加厉地搜刮。这秦朝的天下,就像个堆满了干柴的院子,就差一点火星,就能烧起冲天大火。

而这把火,很快就烧起来了——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等九百个民夫去渔阳戍边,走到大泽乡的时候遇上了大雨,路被冲断了,肯定赶不上期限。按照秦朝的律法,误了期限是要杀头的。陈胜一看反正都是死,不如拼一把,就跟吴广一起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有的杀了县官,有的占了城池,反秦的义军像雨后春笋似的冒了出来。而咱们的主角项羽,就是在这股浪潮里,跟着他叔父项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项羽是泗水郡下相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宿迁。祖上是楚国的名将项燕。想当年秦国灭楚的时候,项燕带着楚军跟秦军死战,最后兵败自杀。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有一种说法就是陈胜,项羽,刘邦这三个在秦国灭亡中起到重大作用的人,都是楚国人。项氏一族在楚地那是名门望族,家里的子弟个个都练得一身好武艺,项羽打小就跟着叔父项梁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家国仇恨。

项羽小时候,项梁教他读书识字,可他学了没几天就把书扔了,跟项梁说:“学这东西有什么用?顶多就是记个姓名,难道还能靠它杀秦军报仇?”项梁一听,觉得这孩子有志气,就改教他剑术,可没想到项羽学了俩月又不干了,说:“剑术再好,也只能打一个人,我要学就学能打一万人的本事!”

项梁这时候才明白,这孩子心里装的不是小打小闹,是天下。于是他就开始教项羽兵法,项羽这才来了精神,天天抱着兵书看,有时候能看到半夜。可他有个毛病,就是“浅尝辄止”——兵法的大致道理他都懂,可要是让他钻细节,比如怎么排兵布阵、怎么算粮草补给,他就不耐烦了,说:“打仗靠的是勇气和谋略,哪用得着这么抠细节?”项梁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也没多说,毕竟这孩子的天赋摆在那儿,光是那股子气势,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有一年,秦始皇南巡,船队浩浩荡荡地从浙江经过,两岸挤满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项梁也带着项羽去了。秦始皇坐在龙舟上,穿着金丝龙袍,身边侍卫林立,那气派真是“天子之威,震慑四方”。老百姓都吓得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可项羽却站在人群里,盯着龙舟大声说:“我早晚把他换下来!”(彼可取而代之)项梁一听,吓得赶紧捂住他的嘴,拉着他就往家跑,一路上还不停念叨:“你这孩子,不要命了!这话要是被人听见,咱们全家都得掉脑袋!”可心里却暗暗高兴——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日子一天天过去,项羽越长越壮,力气也越来越大。有一回,楚地的乡绅搞了个“扛鼎大赛”,说是谁能把村口那尊千斤重的青铜鼎举起来,就赏五十两银子。那鼎是当年楚庄王铸的,放在村口几十年了,别说举起来,就是推动一下都得好几个人。好多壮汉都去试了,有的憋得脸红脖子粗,鼎纹丝不动;有的刚把鼎抬起来一点,就“咚”的一声砸在地上,差点把自己的脚砸断。

就在众人都觉得没人能举起来的时候,项羽来了。他穿着一身粗布短打,走到鼎跟前,围着鼎转了两圈,然后蹲下身,双手抓住鼎耳,深吸一口气,大喝一声:“起!”您猜怎么着?那千斤重的青铜鼎,竟然被他稳稳地举过了头顶!周围的人都看傻了,半天没人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的还喊:“项家小哥真是神力啊!”项羽举着鼎站了一会儿,面不改色心不跳,然后轻轻一放,鼎“咚”的一声落地,震得地面都颤了颤。他接过赏银,分给了周围的穷乡亲,从此“项羽力能扛鼎”的名声,就在楚地传开了。

时间到了秦二世元年九月,陈胜、吴广的义军已经占领了不少地方,会稽郡的假守殷通也想趁机捞一把,就把项梁请去商议,说:“如今天下大乱,正是咱们建功立业的时候。我想让你和桓楚当将军,带着兵马反秦,你看怎么样?”项梁知道殷通是个胆小怕事的主儿,跟着他成不了大事,就故意说:“桓楚现在逃亡在外,没人知道他在哪儿,只有我侄子项羽知道。”殷通一听,赶紧说:“那快把项羽叫过来!”

项梁出去找到项羽,给了他一个眼色,项羽立刻明白了——这是要动手。他腰间别着一把宝剑,跟着项梁走进了殷通的书房。殷通刚要开口问桓楚的下落,项梁突然对项羽说:“可以了!”项羽二话不说,拔出宝剑,往前一步,手起剑落,殷通的脑袋“咕噜噜”就滚到了地上,鲜血喷了一地。

殷通的手下听见动静,拿着刀枪冲了进来,一下子把项羽和项梁围了起来。项羽毫无惧色,提着殷通的脑袋,挥舞着宝剑就冲了上去。要说这项羽的剑法,那真是“快、准、狠”——剑光一闪,就有一个人倒下;再一闪,又一个人捂着脖子喊救命。他就像一头猛虎冲进了羊群,左劈右砍,没一会儿就杀了近百人。剩下的人吓得腿都软了,跪在地上不敢动。

项梁拿着殷通的官印,站在院子里大声说:“殷通想勾结秦军,害咱们楚地百姓,我已经把他杀了!如今天下反秦,咱们楚地子弟岂能落后?愿意跟我反秦的,就站出来!”周围的百姓早就恨透了秦朝,一听这话,都纷纷响应,没一会儿就聚了八千多人。这八千多人,都是江东的子弟,这些人后来成了项羽最精锐的部队,跟着他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战功。

项梁带着这八千江东子弟,先是占领了会稽郡,然后又陆续攻下了附近的几个县城,队伍越来越壮大。秦二世二年,陈胜兵败被杀,反秦的义军好多队伍都散了。这时候,项梁听从了谋士范增的建议,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这熊心当时正在民间放羊,项梁把他接了过来,立为楚怀王,以此来凝聚楚地的民心。老百姓一看是楚怀王的后人当了王,都纷纷来投奔,项梁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了十几万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项梁带着楚军打了不少胜仗:先是在东阿打败了秦军,杀了秦将李由(李斯的儿子);然后又攻下了定陶,缴获了秦军大量的粮草和武器。一连串的胜利,让项梁渐渐骄傲起来,觉得秦军也不过如此。他手下的谋士劝他:“将军,秦军虽然打了败仗,但主力还在,咱们不能轻敌啊!”可项梁根本听不进去,天天在营里喝酒作乐,还说:“章邯要是敢来,我定要他有来无回!”

可没想到,章邯还真来了,而且来得特别突然。章邯是秦朝的名将,特别会打仗,他知道项梁骄傲轻敌,就趁着夜色,带着秦军主力偷袭了楚军的大营。那时候项梁还在营里喝酒,听到外面喊杀声震天,才知道秦军来了,可已经晚了。秦军如潮水般冲进大营,楚军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项梁拿着宝剑冲出去,虽然杀了不少秦军,但终究寡不敌众,最后被秦将王离一矛刺中胸口,战死在了沙场。

项羽当时正在攻打襄城,得知叔父战死的消息,他咬着牙说:“章邯!王离!我若不杀了你们,誓不为人!”他带着军队退到彭城,和刘邦的队伍汇合,一起拥立楚怀王熊心主持大局。楚怀王虽然是个放羊娃,但也想掌权,就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让他们带着大军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

大军走到安阳的时候,宋义却下令停了下来,这一停就是四十六天。项羽急得不行,天天去催宋义:“将军,赵国危在旦夕,咱们得赶紧渡河去救啊!要是再晚,巨鹿就保不住了!”可宋义却慢条斯理地说:“你懂什么?打仗要讲策略。秦军打赵国,要是赢了,他们肯定疲惫不堪,咱们再趁机打过去;要是输了,咱们就直接西进,灭了秦朝。这叫‘坐山观虎斗’,懂吗?”

项羽一听就火了:“如今咱们军粮不多,士兵们饿肚子,你却天天在营里喝酒吃肉,还说什么‘坐山观虎斗’!你对得起跟着咱们的弟兄吗?”宋义被项羽说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地说:“你敢顶撞我?军中自有军法,再敢多言,斩!”

项羽回到自己的营帐,越想越生气,他知道宋义是个胆小怕事的主儿,跟着他肯定打不了胜仗。第二天清晨,项羽带着几个亲信,直接闯进了宋义的营帐。宋义刚睡醒,还没反应过来,项羽就拔出宝剑,一剑把他杀了。然后他提着宋义的脑袋,走出营帐,对士兵们说:“宋义勾结秦国,想谋反,楚怀王密令我杀了他!愿意跟我去救赵国、杀秦军的,就跟我走!”士兵们早就恨透了宋义,一听这话,都纷纷喊:“愿意跟项将军走!”

楚怀王知道后,虽然不高兴,但也没办法,只好任命项羽为上将军,让他统领全军。项羽掌握军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军队:把贪生怕死的将领撤了,把勇敢善战的提拔上来;把军粮重新分配,让士兵们都能吃饱饭。然后他就开始准备救援巨鹿。

要说这巨鹿之战,那可真是项羽这一生最辉煌的一战。当时围困巨鹿的秦军有三十多万,由王离和苏角统领,营垒一个挨着一个,连绵几十里,防守得跟铁桶似的。而项羽只有五万楚军,兵力相差悬殊。好多将领都劝项羽:“将军,秦军太强了,咱们还是先等等,等其他诸侯的援军到了再一起打吧?”项羽却摇摇头说:“等不及了!赵国要是灭了,下一个就是咱们!再说,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他下令让英布和蒲将军带着两万士兵先渡过漳水,去破坏秦军的粮道。这两万士兵都是楚军的精锐,个个勇猛善战,很快就杀了秦军的粮道守军,烧了秦军的粮草。然后项羽亲自率领主力,渡过漳水。等全部士兵都过了河,项羽下了一道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命令:“把船都凿沉!把锅都砸了!把帐篷都烧了!每个人只带三天的干粮!”

士兵们都傻了,问:“将军,这要是打输了,咱们连退路都没有了啊!”项羽说:“没错!这个仗,要么赢,要么死!没有第三条路!”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破釜沉舟”。

楚军将士们被项羽的决心感动了,个个都抱着必死的信念,跟着项羽冲向秦军的营垒。项羽骑着他的乌骓马,手持一杆霸王枪,冲在最前面。那乌骓马是宝马,跑得比风还快;霸王枪是精钢打造的,重七十多斤,被项羽使得虎虎生风。秦军的士兵刚冲上来,就被项羽一枪挑飞,要么就是被乌骓马踩在脚下。

楚军将士们见主将这么勇猛,也都拼了命,一个个像下山的猛虎,跟秦军杀在一起。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有的楚军士兵胳膊被砍断了,就用另一只手拿着刀继续杀;有的腿被刺穿了,就趴在地上用刀砍秦军的马腿。秦军本来没把楚军放在眼里,可没想到他们这么勇猛,一下子就慌了神。

项羽率领楚军,连续九次向秦军的营垒发起攻击。第一次,他攻破了秦军的前锋营垒,杀了秦将苏角的弟弟苏明;第二次,他绕到秦军的侧翼,打乱了秦军的阵型;第三次,他直接冲向秦军的中军大营,差点活捉了王离……就这样,九战九捷,秦军的三十万大军被打得落花流水。王离被楚军重重包围,拼死抵抗,最后还是被项羽生擒;苏角在混战中被项羽一枪刺死;涉间见大势已去,不愿投降,一把火烧了自己的营垒,自焚而死。

当时各路诸侯的援军也到了,可他们都害怕秦军,躲在自己的营垒里不敢出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楚军跟秦军厮杀。等到楚军打败秦军后,这些诸侯将领才敢去拜见项羽。他们走进项羽的营帐时,个个都跪在地上,用膝盖爬行,头都不敢抬起来。从此,项羽就成了各路诸侯的上将军,所有诸侯的军队都归他指挥,“西楚霸王”的名声,也传遍了天下。

巨鹿之战后,项羽带着大军继续西进,直逼咸阳。此时的秦朝,已经是风雨飘摇,秦二世被赵高杀了,赵高又立子婴为秦王。子婴知道秦朝保不住了,就穿着白衣白帽,骑着白马,手里捧着皇帝的玉玺,在咸阳城外向项羽投降。项羽进了咸阳城,看着富丽堂皇的阿房宫,想起了楚国的灭亡,想起了叔父的死,想起了无数死去的楚地百姓,心里的怒火一下子就烧了起来。他下令:“杀了子婴!烧了阿房宫!”

士兵们拿着火把,冲进阿房宫,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那座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的阿房宫,烧了整整三个月才熄灭,连渭水都被染成了黑色。项羽还下令把秦朝的宗室和官吏杀了个精光,又把咸阳城里的财宝和美女都装上车,准备运回彭城。

谋士韩生劝他:“将军,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成就霸业的好地方。您不如定都这里,号令天下?”可项羽却摇摇头说:“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像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里走路,谁能看见?”韩生叹了口气,私下里说:“都说楚国人像猕猴戴帽子,装人样,原来真是这样啊!”这话传到项羽耳朵里,项羽大怒,把韩生活活煮了。

杀了韩生后,项羽就开始分封诸侯。他自封为“西楚霸王”,把梁、楚之地的九个郡作为自己的封地,定都彭城;把刘邦封为汉王,让他去统治巴蜀和汉中,那里偏僻荒凉,项羽觉得刘邦在那儿翻不起什么浪;还把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封为雍王、塞王、翟王,让他们守在关中,挡住刘邦东进的路。

可他没想到,这分封却埋下了祸根。好多诸侯都不满意:田荣觉得自己功劳大,却没得到应有的封地,就起兵反楚;陈馀觉得项羽偏心,也跟着反了;刘邦虽然表面上服从,实际上野心最大,他在去汉中的路上,采纳了张良的建议,把栈道烧了,假装自己不想东归,在暗中积蓄力量。

没过多久,田荣就占领了齐国,自立为齐王。项羽大怒,亲自率领大军去攻打田荣。刘邦见项羽离开了彭城,觉得机会来了,就任命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很快就平定了三秦之地,然后率领大军东进,一路上收编了各路诸侯的军队,兵力一下子达到了五十六万。

刘邦带着这五十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彭城。当时彭城只有少量楚军防守,根本抵挡不住汉军的进攻,很快就被刘邦占领了。刘邦进了彭城后,也学项羽当年那样,天天喝酒作乐,还把项羽的财宝和美女都据为己有,完全忘了项羽还在齐国打仗。

可他没想到,项羽的动作这么快。项羽得知彭城被占的消息,气得火冒三丈,他留下大部分军队继续攻打齐国,自己亲自率领三万精锐骑兵,日夜兼程地赶回彭城。这三万骑兵,都是项羽最精锐的部队,个个都是能以一当十的勇士,而且骑术精湛,跑得比风还快。

项羽没有直接去彭城,而是绕到了彭城西边的萧县,在那里埋伏了下来。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项羽就率领骑兵发起了突袭。汉军当时还在睡觉,听到外面喊杀声震天,都慌了神,纷纷从床上爬起来,连衣服都没穿好就往外跑。项羽率领骑兵如狂风暴雨般冲进汉军大营,汉军根本抵挡不住,纷纷逃窜。

项羽骑着乌骓马,手持霸王枪,在汉军阵中横冲直撞,所到之处,汉军士兵纷纷倒下。他一眼就看到了刘邦的中军大营,就朝着那里冲过去。刘邦吓得魂都没了,赶紧带着几十名亲信骑兵逃跑。项羽率领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一路上杀了汉军十万多人,还有好多汉军士兵慌不择路,跳进了睢水,把睢水都堵得流不动了。

刘邦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就把他们抱上了车。可后面楚军追得紧,刘邦怕车跑得慢,竟然把两个孩子推下了车!幸亏车夫夏侯婴心地善良,又把孩子抱了上来,刘邦还想推,夏侯婴说:“将军,就算再急,也不能扔了孩子啊!”刘邦这才作罢。最后,刘邦好不容易摆脱了楚军的追击,逃到了荥阳,才算捡回了一条命。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骑兵打败了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有诗为证:“彭城城下起狼烟,项羽提兵回故园。三万铁骑如猛虎,五十六万鸟兽散。睢水染红尸遍地,刘邦弃子忙逃窜。霸王威名震天下,谁不胆寒心发颤!”

彭城之战后,刘邦虽然惨败,但并没有垮掉。他在荥阳建立了防线,与项羽展开了长期的对峙。刘邦知道自己打不过项羽,就采取了“疲敌战术”:一方面让韩信去攻打北方的赵国、燕国、齐国,从侧面牵制项羽;另一方面又派彭越去骚扰项羽的粮道,让楚军的粮草供应不上;同时还采用陈平的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

范增是项羽的第一谋士,跟着项羽打了无数胜仗,项羽一直尊称他为“亚父”。陈平知道范增是项羽的左膀右臂,就想办法除掉他。他派人买通了楚军的一些奸细,让他们在楚营里散布谣言,说范增跟刘邦有勾结,想背叛项羽。项羽本来就生性多疑,听了这些谣言后,就开始怀疑范增。

有一次,范增劝项羽尽快攻打荥阳,说:“刘邦现在被困在荥阳,兵力不足,粮草也不多,咱们只要加把劲,就能活捉他。要是再拖下去,韩信从北边打过来,彭越又在后面骚扰,咱们就危险了!”可项羽却冷冷地说:“亚父,你是不是收了刘邦的好处?怎么这么着急要打荥阳?”

范增一听,气得浑身发抖,他没想到自己跟着项羽这么多年,竟然会被怀疑。他对项羽说:“天下大事已经定了,你好自为之吧!我老了,不能再为你效力了,我要回老家养老。”项羽没有挽留,只是点了点头。范增离开了楚营,一路上越想越伤心,背上的毒疮也发作了,疼得他死去活来。走到彭城的时候,范增就病死了,临死前还喊着:“项羽啊项羽,你真是糊涂啊!”

范增的死,对项羽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从此,项羽身边再也没有能为他出谋划策的人了,他的决策也越来越糊涂。而刘邦那边,却越来越强:韩信平定了北方,彭越在梁地不断骚扰楚军的粮道,英布也背叛了项羽,投靠了刘邦。楚军的粮草越来越少,士兵们也越来越疲惫,形势对项羽越来越不利。

汉四年,项羽和刘邦在鸿沟达成了和议:双方以鸿沟为界,东边归楚,西边归汉,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鸿沟和议”。和议达成后,项羽就带着军队向东撤退,他以为刘邦会遵守约定,可没想到刘邦在张良和陈平的劝说下,撕毁了和约,率领大军跟在项羽后面,还派人通知韩信、彭越、英布,让他们率军前来汇合,一起消灭项羽。

项羽得知刘邦撕毁和约,气得咬牙切齿,可此时楚军已经疲惫不堪,粮草也快没了,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他率领军队一路撤退,最后被汉军围困在了垓下。

垓下是个平原,无险可守,而且汉军有三十多万,楚军只有十万,还都是疲惫之师。项羽知道自己陷入了绝境,可他还是不想放弃。他下令修筑营垒,坚守不出,同时派人去寻找粮草,可派出去的人要么被汉军杀了,要么就投降了汉军。

日子一天天过去,楚军的粮草越来越少,士兵们只能吃野菜、杀战马充饥。到了晚上,汉军为了瓦解楚军的士气,就在四面唱起了楚地的歌谣。楚军将士们听到家乡的歌声,一个个都想起了自己的亲人,有的偷偷哭了起来,有的甚至偷偷逃跑了。这就是历史上的“四面楚歌”。

项羽在营帐里听到楚歌,也愣住了,他问身边的人:“汉军已经占领楚地了吗?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楚人唱歌?”他越想越伤心,拿起酒壶,一边喝酒,一边唱起了那首着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他身边的虞姬,是个非常美丽又勇敢的女子,一直跟着项羽南征北战。虞姬听到项羽的歌声,也泪流满面,她站起来,为项羽跳了一支舞,然后拔出宝剑,对项羽说:“大王,我不能拖累你,我先走一步了!”说完,她就自刎而死。

项羽抱着虞姬的尸体,哭得撕心裂肺。他知道,虞姬是为了不让自己分心,才选择自杀的。他擦干眼泪,对剩下的将士们说:“弟兄们,汉军虽然人多,但咱们楚地的儿郎不怕死!今晚咱们就突围出去,能逃一个是一个!”

当天夜里,项羽挑选了八百名精锐骑兵,趁着夜色,冲出了汉军的包围。天亮的时候,刘邦才发现项羽跑了,赶紧派灌婴率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羽一路狂奔,等到了阴陵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一百多名骑兵了。他迷路了,就问路边的一个农夫:“请问,去江东的路怎么走?”那个农夫因为痛恨项羽当年烧杀抢掠,就故意指了相反的方向,说:“往左边走!”

项羽跟着农夫指的方向走,结果走进了一片沼泽地。等他们好不容易从沼泽地走出来的时候,汉军已经追上来了。项羽率领骑兵跟汉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虽然杀了不少汉军士兵,但身边的骑兵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二十多个人了。

项羽带着这二十多个人,逃到了乌江边上。乌江亭长早就准备好了船只,在江边等着项羽,他对项羽说:“大王,江东虽然小,但也有千里土地,几十万百姓,足够您称王了!您快上船吧,过了江,汉军就追不上您了!”

项羽看着滔滔的江水,又看了看身边剩下的二十多个将士,想起了当年跟着自己出来的八千江东子弟,如今却只剩下这么几个人,心里一阵心酸。他笑着对亭长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做什么?当年我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进,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就算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称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

他把自己的乌骓马送给了亭长,说:“这匹马跟着我五年了,能日行千里,立下了无数功劳,我不忍心杀它,就送给您吧!”然后他拔出宝剑,对身边的将士们说:“弟兄们,咱们楚地的儿郎,从来不怕死!今天咱们就跟汉军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说完,项羽就率领将士们冲向了汉军。他手持宝剑,左劈右砍,杀了汉军的一个将领,又杀了几十个士兵。汉军士兵都怕了,不敢靠近他。项羽身上也受了十几处伤,血流不止。他看到汉军中有个将领是自己的旧部,就说:“我听说刘邦悬赏千金,封万户侯,要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个功劳送给你吧!”说完,他就举起宝剑,自刎而死,年仅三十一岁。

项羽死后,汉军士兵为了抢他的尸体,互相残杀,最后有五个人各抢到了一部分尸体,刘邦把这五个人都封了侯。乌江亭长把乌骓马带回了江东,乌骓马见不到项羽,天天对着江水嘶鸣,最后绝食而死。

有人说,项羽要是渡过乌江,回到江东,说不定能卷土重来,打败刘邦。可我觉得,就算他渡过了乌江,也未必能赢。因为他太骄傲了,太固执了,不懂得怎么笼络人心,怎么治理天下。而刘邦虽然出身低微,打仗也不如项羽勇猛,但他懂得用人,懂得听取别人的建议,懂得怎么让老百姓支持他。

不过,不管怎么说,项羽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他的故事,被后人写成了诗,编成了戏,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人们提起项羽,还会想起那个“力能扛鼎,气盖世”的西楚霸王,想起他在巨鹿之战中的破釜沉舟,想起他在垓下的悲歌,想起他在乌江的决绝。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大明1937 林岚秦小雅 不要啊棺人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王妃太彪悍:爷,休书拿来!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大叔宠娇妻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逍遥人生 恶灵龙骑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风痕篇:丑陋王爷穿越妃 带着外挂重生,成为天选者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洪荒之孔宣传 携手战神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佣兵二十年 禁地猎人 左明天下 红楼:绝世悍将 红楼从庶子开始 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 明末:边军不退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明天下 玛雅之小兵传奇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笔架叉将军 大明辽国公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