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民国之谍影风云 百炼飞升录 三国军神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德意志崛起之路 明末逐鹿天下 封侯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7章 貂裘宴罢香犹暖,革甲僵时骨已寒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食货志》载:\"德佑十三年冬,阳曲卫陷没,宣府卫孤悬塞外,内库之争骤起。宣府总兵岳峰以边军饥寒,亟请发内帑三十万石济急,镇刑司张迁与诏狱署王瑾辈,以 ' 内帑系帝私库,边饷当取自国库 ' 为由交相沮之。时内库积粟逾百万石、银五十万两,然为诏狱署掌印太监王瑾与镇刑司千户张迁等权珰所掌,私支馈送不绝,边饷三请而三拒。边军冻毙者日众,怨谣遍传,谓 ' 朱门酒肉臭,寒营骨已枯 ',闻者恻然。\"

内库金珠积似山,边军啼血望长安。

朱绳紧锁千仓粟,不肯分涓救死难。

司钥库深销玉帛,镇刑门峻阻鞍鞯。

貂裘宴罢香犹暖,革甲僵时骨已寒。

诏狱珰声催夜漏,寒营鬼哭彻霜天。

何时得破铜符锁,分与沙场救命餐。

户部衙门前的雪结了寸厚的冰,岳峰捧着请发内帑的文书,靴底碾过冰面,发出细碎的裂响,像是冻裂的骨头在呻吟。他正欲再叩暖帘,身后突然传来踏雪声,谢渊披着件半旧的青布披风,袍角沾着风卷的雪沫。

\"岳将军且慢。\" 谢渊按住他欲叩门的手,指尖触到文书上未干的墨迹,\"赵雍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岳峰猛地回头,眉峰凝着霜:\"谢大人何来此说?他分明说需镇刑司与诏狱署共署印信,是元兴帝定下的规矩。\"

谢渊侧身避开迎面的风雪,声音压得极低:\"元兴帝设司钥库时,确立双印制衡,可永熙帝二十年冬,曾补过一条 ' 边军急变,风宪司持节可代印 ',载在《永熙续典》卷十七。李嵩复旧制时,故意删了这一条 —— 赵雍要么不知,要么装傻。\"

岳峰攥着文书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竟有此事?那为何...\"

\"为何风宪司不早说?\" 谢渊苦笑一声,指了指暖帘后隐约的烛影,\"赵雍是李嵩门生,此刻怕是正遣人往镇刑司报信。你且在此周旋,我去取《永熙续典》,半个时辰后再来 —— 记住,只说 ' 求见赵大人核对旧典 ',别露了风声。\"

岳峰望着他踏雪而去的背影,披风下摆扫过冰面,留下浅浅的辙痕,突然明白过来:谢渊早查到此节,却选在此刻点破,是怕打草惊蛇。他重新转向暖帘,冰屑钻进领口,冷得像刀,却让他眼底的焦灼添了几分笃定。

暖帘内传来赵雍的声音,带着不耐:\"岳将军还不走?莫非真要等缇骑来请?\"

岳峰扬声道:\"赵大人既知元兴旧制,敢问永熙帝补订的 ' 边军急变条 ',是否也算规矩?属下求见,正是要核对典章 —— 总不能让边军的血书,死在残缺的规矩里。\"

帘内的烛影猛地一晃,再无应声。冰面下的水似乎开始流动,发出细微的叮咚声,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交锋计数。

岳峰攥紧文书,指节叩得案几发颤,木屑簌簌落在炭灰里:\"赵大人,宣府卫昨日查营,见三个新兵煮皮甲充饥,甲片上的铁锈混着雪水往下淌,喝得直呕血!三日未炊已是实情,再迟,不消哗变,士卒就得冻饿而死 —— 难道要等尸身堆成山,才敢动内帑?\"

赵雍猛地掀开暖帘,炉中火星溅到他的朝服下摆,他却浑然不觉,眼下青黑如墨:\"岳将军当知司钥库的规矩!李首辅昨日在政事堂拍了案,说 ' 内帑是帝室根基,一动则天下疑 ',还说 ' 边将惯会夸大其词,当年魏王萧烈不也借 ' 缺粮 ' 逼宫?' 你让我这户部尚书,如何敢逆首辅意?\"

\"萧烈是叛王,我岳峰是守边将!\" 岳峰突然将文书拍在案上,墨迹被鬓角滴落的雪水晕开,\"赵大人看看这上面的千户联名 —— 宣府卫十二营千户,个个按了血指印!他们不是要反,是要活!若连活下去的粮都要被扣,那 ' 国本 ' 二字,究竟是护着谁?\"

诏狱署值房内,王瑾用银签挑着炉中银丝炭,火星子溅在他绛色蟒袍上。张迁躬身递上账册,指尖在 \"二十万石\" 处重重一点:\"王公公且看,去年郊祀支用的粮,实则入了李嵩在大同的私仓,他侄子李达还拿着这些粮跟北元换了战马 —— 如今倒说 ' 内帑动不得 ',这算盘打得,连司钥库的算盘珠都自愧不如。\"

王瑾拈起账册,蔻丹染红的指甲刮过 \"李嵩\" 二字,发出细碎的声响:\"张千户当我不知?他李嵩上个月还想让咱家把内库的珊瑚树送给他老娘做寿,被咱家顶回去了。\" 他突然冷笑,将账册扔回案上,\"不过岳峰这道请文,倒真是捅马蜂窝 —— 你以为他争的是粮?他是想借边军逼陛下废了这 ' 共掌钥匙 ' 的规矩!\"

张迁喉间滚过一声嗤笑,靴底碾着地上的炭屑:\"废了规矩?他也配?镇刑司的缇骑已在司钥库外布了三层,风宪司想查库?先问问咱家的刀答不答应。倒是公公您,真打算让李嵩独占内库?昨儿他还跟诏狱署的刘忠说 ' 太监掌库,终究名不正 ' 呢。\"

王瑾猛地将银签掷进炉中,炭火爆起一团火光:\"他想名正?咱家偏要让他知道,这内库的钥匙,少了咱家的印,他连一粒米都别想动!岳峰要碰钉子,就让他碰得狠些,最好让他知道,这大吴的内库,从来不是边将能染指的地方。\" 窗外的算盘声突然急促起来,噼啪作响,像在为边军的性命倒数。

谢渊在风宪司对着《元兴会典》与《永熙律》出神,属官捧着抄来的内库规制站在一旁,鼻尖冻得通红:\"大人,元兴帝设司钥库时,确是以 ' 防外戚干政 ' 为名,可永熙帝改制时,特意在《边储策》里注了 ' 边军如手足,内库如血脉,断血脉则手足毙 ',李嵩复旧制,分明是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他是借旧制谋私利。\" 谢渊指尖点着《永熙律》中 \"边军急变可直取内帑\" 一条,墨字被先帝朱笔圈了又圈,\"元兴帝时外戚专权,故设双钥制衡;永熙朝外戚敛迹,故放权边军。如今李嵩却勾结镇刑司与诏狱署,将双钥变成了贪腐的锁 —— 你看这三年的内库流水,支给皇陵的粮是往年的十倍,皇陵守卒却饿得变卖甲胄,粮去哪了?\"

属官突然压低声音:\"属下查到,李嵩的门生赵谦在大同卫开了二十个粮仓,里面的粮,都印着内库的火漆。\" 谢渊猛地抬头,案上的《风宪司则例》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其中 \"稽查内库,风宪司有专权\" 一句格外醒目。

\"去备车。\" 谢渊抓起宪牌,铜牌撞在案上发出沉响,\"《永熙律》载明 ' 风宪司查库无需请旨 ',他们要守旧制,咱家就用旧制里的规矩,查得他们无话可说。\" 属官望着窗外的风雪,犹豫道:\"大人,镇刑司的缇骑在司钥库外等着呢。\"

谢渊将《永熙律》揣进袖中,步履铿锵:\"缇骑能拦得住宪牌?他们能拦得住边军的血书?李嵩以为复了旧制就能一手遮天,他忘了永熙帝说过 ——' 国法如剑,虽久不钝 '。\"

\"这哪里是防外戚,是防边军活命。\" 谢渊将《永熙会典》拍在案上,属官递上刚抄得的内库流水:\"大人您看,上月镇刑司以 ' 修皇陵 ' 为名,支了十万石粮,实则运往大同卫赵谦的私仓。\" 谢渊指尖点着 \"十万石\" 三字,突然起身:\"去司钥库,我要查库。\" 按规制,风宪司有稽查内库之权,只需持 \"宪\" 字牌即可入内。

司钥库的朱门紧闭,守门军校见谢渊亮出宪牌,仍摇着头:\"谢大人,王公公今早有令,除诏狱署与镇刑司的人,其余一概不准入内。\" 谢渊望着门楣上 \"司钥库\" 三字,那是元兴帝御笔,笔锋凌厉,似在嘲笑着此刻的僵持。

\"《风宪司则例》载明,稽查内库无需请旨。\" 谢渊侧身让过军校,靴底踏上门前的青石阶,\"你若拦我,便是抗宪。\" 正争执间,王瑾的亲随刘忠带着小太监赶来,甩着拂尘道:\"谢御史好大的架子,内库是陛下私库,你查得着吗?\" 谢渊冷笑:\"私库亦在国法之内,若无私弊,何惧稽查?\"

文华殿的地龙烧得正暖,萧桓翻着岳峰的第二封急报,宣纸上歪歪扭扭的灶台画旁,\"三日不举\" 四字被血渍晕染,墨迹里还掺着细碎的冰碴。他指尖抚过那道斜斜的墨线 —— 像是仓促间用冻僵的手画就,李德全在旁搓着手道:\"陛下,王瑾刚差人来报,说内库的陈米堆了三年,霉味能熏死人,发去边地怕不是要让士卒闹肚子,不如等开春新粮入仓,筛干净了再发。\"

萧桓将急报扣在案上,青瓷笔洗里的水映出他紧锁的眉:\"去年新粮入仓时,他们也说 ' 陈米需先支用 ',朕允了。如今你去查,那些陈米究竟支去了何处?\" 李德全猛地叩首,袍角扫过炉边的铜鹤,慌道:\"镇刑司上月递了册子,说陈米都拨给修长城的民夫了,还附了顺天府的签收文书...\"

\"顺天府的文书?\" 萧桓突然冷笑,从架上抽出永熙帝的《内库疏》,泛黄的纸页上 \"民夫支粮需有风宪司监验\" 一行朱批格外醒目,\"李嵩连这点规矩都忘了?\" 他指腹在 \"天下之备\" 四字上反复摩挲,忽然想起元兴帝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 \"内库的钥匙,要攥在心里有百姓的人手里\",喉间竟有些发堵。

岳峰堵住从司钥库出来的王瑾时,太监正用锦帕擦着沾了米糠的指甲。貂裘下摆扫过岳峰结霜的甲胄,霜花簌簌落在青砖上,王瑾捏着嗓子道:\"岳将军这是做什么?司钥库的门槛,可不是边将能随便踏的。内库的粮都记在陛下的私账上,一石一粟都要入库出库,动一石,就得在账上销一石 —— 你担得起擅动帝室私产的罪吗?\"

岳峰猛地攥住他的手腕,甲片边缘在太监玉镯上刮出一道白痕,声音像冻裂的石头:\"王公公见过冻毙的士卒吗?我营里的周铁蛋,才十六岁,昨日冻僵在堞楼,怀里揣着给老娘的信,字是托文书写的,就一句话 ' 等领了粮就回家 '。他娘还在河北乡下等着,这账,你说该记在谁头上?\" 王瑾挣了两挣没挣开,拂尘甩得噼啪响:\"放肆!边将敢捋内官的袖子,是嫌诏狱署的铁链子不够凉吗?\"

谢渊在司钥库外的雪地里站了三日,靴底结了层冰壳。见李嵩带着缇骑押着粮车出来,他突然上前一步,宪牌撞在粮车的木栏上,发出闷响:\"李大人,景陵守陵卫额定三百人,月支粮不过五十石,这二十车精米,够他们吃三年零七个月 —— 莫非守陵卫要扩编到三千人?\"

李嵩抚着胡须的手顿了顿,袍角下的手指却在发抖:\"谢御史多虑了,这些粮是分三年支用的,还需晾晒、去杂,折算下来也剩不下多少。\" 谢渊突然掀开最前一辆车的篷布,精米上的朱砂印记在雪光里泛着红:\"这是内库特供的 ' 胭脂米 ',专给帝后膳用,守陵卫何时有这等福分?\" 他指尖捻起一粒米,\"去年大同卫的粮商说,李大人的侄子用这种米跟北元换了战马,一匹马换十石 —— 不知这些米,要换多少匹?\" 李嵩脸色骤变,挥手让缇骑拔刀:\"拿下这咆哮公堂的狂徒!\"

岳峰在宫门前拦住銮驾时,积雪没到膝盖,他摘下头盔的瞬间,霜花从发间坠落,露出冻得发紫的耳朵:\"陛下,臣不是要逼宫,是宣府卫万余士卒快撑不住了!昨日又冻毙七人,尸身都冻硬了,臣亲手埋的,他们临死前还望着南方叩首...\" 銮驾内沉默片刻,传出萧桓疲惫的声音:\"岳将军,内库之事,朕已命李嵩与谢渊共议,三日内必有结果。\"

\"陛下!\" 岳峰膝行两步,雪灌进靴筒刺骨地冷,\"他们议了三日,只议出 ' 边军耐冻 ' 四个字!李大人说 ' 士卒冻饿,是操练不足 ',王公公说 ' 边地苦寒,本就不是养人的地方 '—— 可那些士卒,是在替大吴守着雁门关啊!\" 王瑾突然从銮驾侧钻出,尖声道:\"大胆!敢编排首辅与内官,拖去诏狱!\" 玄夜卫沈炼横身拦住,甲叶相撞发出脆响:\"陛下,岳将军袖中藏着士卒的断指,说是 ' 请陛下看看边军的骨头 ',不如让他带您去司钥库 —— 那里的粮堆得比城墙还高,够边军吃五年。\"

司钥库的大门被推开时,萧桓的龙靴陷进没踝的粮堆,精米从靴缝里钻进去,硌得他脚心发疼。王瑾脸色惨白如纸,手指着粮堆抖个不停:\"陛下,这... 这是历年攒下的余粮,原是备着... 备着赈灾用的...\" 谢渊突然从粮堆深处翻出个油布包,解开时露出本账册,纸页上 \"李府支米五千石\" 旁,竟有个极小的 \"北\" 字暗记:\"陛下请看,这是永熙帝定下的暗记,凡支给北地私仓的粮,都要做此标记。\"

萧桓接过账册,指尖触到墨迹未干的 \"王公公支面三千斤\",突然想起上月王瑾给他进献的 \"江南细面\",当时只觉味美,竟不知是从内库支的。谢渊在旁低声道:\"永熙帝时,内库每年济边不少于五十万石,臣查得,德佑十一年至今,三年未发一粒,反倒是私支出去的粮,够宣府卫吃十年。\"

岳峰突然跪倒,粮粒从他袖中滚落 —— 那是他从周铁蛋冻硬的手里抠出来的半把米,\"陛下,这些粮,每一粒都该喂饱守边的士卒!他们在雪地里啃冻饼的时候,有人却用内库的精米喂马!\" 萧桓望着如山的粮堆,又看向账册上密密麻麻的私支记录,突然将账册掼在王瑾脸上,声音因愤怒而发颤:\"查!给朕彻查司钥库!从洪武年间的旧账查起!\"

三日后,萧桓在暖阁召见谢渊,案上摆着拟好的圣旨。地龙烧得正旺,萧桓却亲手给谢渊倒了杯热茶:\"谢爱卿,李嵩党羽遍布,司钥库的账册怕是烧了不少。\" 谢渊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杯壁的温热:\"陛下放心,臣已让风宪司抄了镇刑司的档房,找到三本副本,上面记着李嵩与大同卫赵谦的粮米交易,还牵涉北元使者。\"

萧桓望着窗外的雪:\"朕罚李嵩俸一年,是暂安其心。他背后有襄王萧漓撑腰,动他,怕是要掀翻朝堂。\" 谢渊放下茶盏,从袖中取出永熙帝的《驭下录》:\"先帝说 ' 权臣如毒瘤,缓治则溃 ',臣请以风宪司名义,先查赵谦,再牵出李嵩,一步步来。\" 萧桓指尖点着圣旨上 \"司钥库由风宪司接管\" 一句:\"内库的钥匙,朕交给你了。别让朕像元兴帝那样,到死都被蒙在鼓里。\"

岳峰捧着粮令离开宫门时,谢渊追上来递给他一包冻疮药,油纸包上还留着暖阁的余温:\"这是太医院的方子,用鹿油调的,治冻疮最灵。宣府的雪大,让弟兄们每晚抹一点。\" 岳峰接过药包,指腹触到里面整整齐齐的药锭,突然想起谢渊去年巡边时,自己给他看过营里士卒溃烂的冻疮,当时他只默默记在心里。

\"谢大人,\" 岳峰望着司钥库方向,粮车辙痕在雪地里蜿蜒如带,\"这内库的门,总算开了道缝。\" 谢渊望着宫门 \"承天\" 二字上的积雪,忽然低声道:\"昨日在暖阁,陛下说 ' 永熙帝当年为了济边,把自己的膳米都减了一半 '。\" 他顿了顿,雪落在两人肩头,\"路还长,但只要陛下心里有边军,总有走通的那天。\" 远处传来司钥库搬粮的号子声,混着风雪翻过山脊,竟有几分像边军传唱的《保国歌》。

片尾

《大吴史?岳峰传》载:\" 内库之争既定,帝深以内帑之弊为忧,夜阅永熙帝《边储策》达旦,遂诏复旧制:' 凡边军急变,风宪司官持节即可径入司钥库取粮,镇刑司、诏狱署不得掣肘,着为令。' 德佑十四年春正月,三十万石粮抵宣府卫,车辙碾过积雪地,辙痕中犹见冻毙士卒遗骸。岳峰令各营开仓时,老兵周诚之子捧父血书哭于粮堆前,营中士卒或泣或拜,炊灶三日不绝,烟火直上云霄。

是月望日,岳峰率部祭旗,以新麦为牺牲,三军甲胄上霜花未消,却齐声高呼 ' 誓死报君 ',声震雁门,北元斥候闻之,竟三日不敢近塞。时人记其状:' 粮到之日,宣府卫积雪皆融,非因天暖,盖因士卒心热也。'\"

卷尾

内库之争,非仅仓廪之角,实为庙堂与边庭之较,公权与私蠹之搏。镇刑司借 \"帝私库\" 之名壅塞粮道,诏狱署凭 \"联署制\" 之规垄断钥权,将国之命脉化为党争筹码,其心可诛。岳峰以甲胄裹血书,雪夜叩阙不舍;谢渊持宪牌临库,三日僵立不退 —— 二公非不知触怒权奸之险,盖因边军 \"煮铠为糜\" 之状,已刻入肺腑。

萧桓之迟疑三日,非昏聩也。内库为元兴帝所设,历三朝而积弊深,司钥库之钥早为权珰私掌,一动则牵百僚,一查则掀党网。然当亲见粮山压库、账册私支之迹,终悟 \"私库原是天下备\" 之理,此非天良乍现,实乃忠言穿雾、民心不可欺也。

观乎此役,岳峰之勇在 \"敢抗\"—— 抗权门之阻,抗成规之锢;谢渊之智在 \"善破\"—— 破联署之锁,破私库之障。二人相济,方使沉疴得豁。故史官论曰:\"德佑之冬,内库门开,非因圣旨之威,实赖匹夫之勇与直臣之智。治国者当知,金珠积库不如民心积腋,铜符锁仓莫若公道开闸。\"内库门开雪渐消,寒营炊火接云韶。珠玉沉箱终是土,边尘靖处即清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血宋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非主流清穿 道藏辑要 雪淞散文随笔集 暖床王爷丑颜妃 贴身老师 听说,爱情回来过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忠犬神探 间者 都市之纨绔军医 首席,深情如初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盛宠之嫡女医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冰临谷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