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镇令

龙葵宝宝

首页 >> 我在古代当镇令 >> 我在古代当镇令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天唐锦绣 抗日之特战兵王 隋末之大夏龙雀 修罗武神 抗日之战将无敌 逍遥太子爷 奥特格斗传说 德意志崛起之路 重生之铁血战将 
我在古代当镇令 龙葵宝宝 - 我在古代当镇令全文阅读 - 我在古代当镇令txt下载 - 我在古代当镇令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6章 飞骑送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日头刚过晌午,石板路上就腾起热气。陈峰站在乐坊门口,看着街对面的“醉仙楼”,食客从门槛排到了街角,掌柜的扯着嗓子喊“楼上雅座满了”,几个汗流浃背的货郎急得直跺脚——他们赶时间送货,哪有功夫排队等座。

“要是能把菜送到他们船上、店里,生意肯定更好。”陈峰摸着下巴,忽然想起前世手机一点就送上门的外卖。这古代虽没有网络,却有腿脚麻利的伙计,镇不算大,骑着快马跑一趟,一刻钟足够了。

秦霜正让人往乐坊搬冰块,闻言笑了:“你是说让饭馆派人送菜?以前也有大户人家叫菜上门,可哪有专门干这个的。”陈峰眼睛亮了:“咱们来做这个专门的!成立个‘飞骑队’,各家饭馆都能托咱们送,收点跑腿钱,既方便了客人,又能让饭馆多做生意。”

他当即让人把醉仙楼的王掌柜、张记面馆的张婆都请来。王掌柜一听就拍大腿:“郡王这主意绝了!我那后厨天天菜做不完,就是客人等不及,要是能送上门,少说多赚三成!”张婆也点头:“我那小面馆坐不下几个人,有人愿送,我能多擀十斤面!”

消息传到街上,正排队的货郎们都嚷起来:“要是真能送,我天天订醉仙楼的红烧肉!”挑着担子的菜农也笑:“俺们在码头卸完货,能吃上热乎面,不用啃干馍了!”

觉得既然大家生活质量已经提升了上来,而且众多饭馆也天天爆满,何不成立个外卖团队,陈峰想了想,前世的记忆在古代好像就有这种模式了,说干就干。

陈峰让管家记下:“先找十个腿脚快的,再买十匹好马,这飞骑队,三天就得开起来!”

选骑手比想象中难。陈峰要的不仅是跑得快,还得认路、细心,不能送错了菜,更不能在路上偷吃。告示贴出去,来应征的倒有三十多个,大多是年轻力壮的后生,还有两个曾在驿站当过快递的驿卒。

头一个过关的是马六,以前在洛水码头撑船,水性好,腿脚更快,据说能追着顺水漂的木筏跑半里地。他试跑时,从醉仙楼取了两碟热菜,骑马到三里外的码头,菜汤都没洒出半滴,只用了一刻钟。

接着选了个叫小石头的少年,才十五岁,爹娘是开杂货铺的,镇里的大街小巷门儿清,谁家在哪个胡同,哪条路近,闭着眼都能说出来。“张记面馆的酸汤面要放双份醋,李大户家的闺女不吃葱姜。”小石头掰着手指头数,记性好得让陈峰都惊讶。

陈峰让人给骑手们做了统一的短褂,靛蓝色的,后背缝着个“飞”字,显眼得很。又给每人配了个藤编的食盒,分上下两层,每层都垫着棉絮保温,外面裹着防雨的油布。“这食盒得轻,又得结实,”陈峰拎着试了试,“菜不能凉,汤不能洒,这是规矩。”

开工前,陈峰特意教他们认“菜单”。他让人把各家饭馆的菜名写成小纸条,上面画着简单的记号:醉仙楼的红烧肉画个肉疙瘩,张记面馆的面画双筷子,不认字的骑手看着记号也能懂。“送完记得让客人在单子上画个押,回来好跟饭馆对账。”陈峰指着单子上的空格,“这就是你们的凭证,丢了可要扣钱。”

骑手们都紧张又兴奋。马六摸着新做的短褂,笑露出豁牙:“穿上这衣裳,骑着马送菜,比在码头扛大包体面多了!”小石头把食盒擦了又擦,连藤条缝里的灰都抠干净了:“俺一定送得又快又好!”

飞骑队开张那天,天刚亮就有人来订菜。码头的王老五头一个来,拍着桌子要两碟醉仙楼的卤鸡爪、一壶米酒,说要送给船上的弟兄。马六接过单子,揣进怀里,飞身上马,马蹄“嗒嗒”响着往醉仙楼去,引得街上的人都回头看。

辰时到午时,单子就没断过。小石头接了个急单:李秀才在书院讲学,要张记面馆的三碗阳春面,得在巳时三刻前送到,晚了就误了讲学。他骑着马抄近路,穿过两条窄巷,到面馆时张婆刚把面盛好,他用棉絮把碗裹紧,策马往书院跑,到门口时刚好听到书院的钟响,李秀才接过面,热得冒气,直夸:“这面送得比鸽子还准!”

最难的是送汤菜。醉仙楼的酸梅汤装在瓦罐里,马六送的时候特意把食盒垫得更厚,路过石板路的坑洼处就放慢速度,送到买主手里时,瓦罐还是烫的。买主是个坐月子的妇人,她男人感激得塞给马六两个铜钱,马六摆摆手:“郡王说了,只收跑腿钱,多一文都不要。”

也有出岔子的。一个叫狗剩的骑手,送菜时贪看乐坊门口的姑娘,不小心让马惊了,把一碟酱肘子摔在地上。他吓得脸都白了,赶紧跑回醉仙楼,自己掏钱赔了钱,再重新买了一份送去。陈峰知道了,没罚他,只说:“记着这次,送菜时眼里只能有马和路,别的啥都不能看。”狗剩红着眼圈点头,后来送菜再没出过岔子。

骑手们中午歇脚时,聚在飞骑队的院子里,互相看谁的单子多。马六的食盒里还留着块醉仙楼的酱牛肉,是王掌柜送的:“你们这飞骑队,比我雇的伙计还尽心!”小石头则炫耀着李秀才写的“快马送暖”字条,得意地说:“这可比赚钱体面!”

飞骑队的名气渐渐传开,镇上的饭馆都想加入。陈峰定了规矩:每家饭馆要先交十文钱的“入队费”,保证菜的分量和卫生;送一单收两文钱,饭钱由骑手代收,晚上跟饭馆对账;要是客人说菜凉了、洒了,饭馆得重做,骑手也要扣钱。

他让人在飞骑队的院子里挂了块木板,上面写着每日的“红黑榜”:马六送单最多,名字用红笔写;狗剩摔了菜,名字用黑笔写,旁边画个瓦罐。骑手们都卯着劲,谁也不愿上黑榜。

秦霜让人给骑手们做了新的遮阳帽,竹编的,能挡太阳,帽檐上还缝着块小布,写着“飞骑”二字。又在食盒里加了层隔板,能同时放三道菜,互不沾味。“天热了,”她对骑手们说,“送完菜回来,院里有凉茶,随便喝。”

傍晚对账时,王掌柜算着账直乐:“今天多卖了二十碟菜,除去跑腿钱,还多赚了一百文!”张婆也笑:“我那面馆的面,以前一天卖五十碗,现在能卖八十碗,多亏了这些后生!”

陈峰站在院子里,看着骑手们洗刷食盒,马在槽边悠闲地吃草,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忽然觉得,这飞骑队送的不只是菜,更是把便利送到了家家户户,让赶时间的能吃上热饭,让行动不便的能尝上鲜,让开平镇的日子,过得更舒坦了些。

飞骑队红火了月余,秦霜的案头却堆起了厚厚的投诉信。最上面那封是布庄掌柜写的,墨迹被水洇得发皱,字里行间满是火气:“昨日马六送菜,马蹄惊了我的绸缎担子,一匹上等杭绸被踩出三个洞,损失惨重!”

往下翻,投诉更是五花八门。卖花的李婶说马粪溅脏了她的花筐,买主嫌晦气;教书先生抱怨骑手纵马过街,惊得学童们书都念不下去;最严重的是个推着独轮车的老汉,被急驰的马撞翻了车,一车青菜滚得满地都是,老汉的腿也擦破了皮。

“再这么下去,乐坊的名声都要被败坏了。”秦霜把信推给陈峰,窗外正传来骑手策马的“嗒嗒”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陈峰捏着信纸,指节泛白——他只想着快,却忘了这古代的街道窄,行人多,马匹根本跑不开。

正说着,王老五掀帘进来,裤腿上还沾着泥:“郡王,码头的老张被马蹭了一下,掉进水里,虽没大碍,却冻得直哆嗦。”他蹲在地上画着街道,“您看这街,最宽处也就能并排行两匹马,遇上挑担子的、推独轮车的,根本躲不开。”

陈峰忽然想起前世的外卖员骑电动车,在小巷里穿梭自如,哪用得着马。他猛地一拍大腿:“把马换成人力!让骑手们步行挑担,既灵活,又不会惊着人!”

秦霜愣住了:“步行?那送得慢了,菜不就凉了?”陈峰早有计较:“咱们镇的商业街不大,从东头到西头也就三里地,挑着担子快走,一刻钟照样能到。再把食盒改小点,用棉絮裹得更厚,保准菜是热的。”

消息传到飞骑队时,骑手们炸开了锅。马六第一个反对:“步行哪有骑马快?客人要是催得紧,咱们跑断腿也赶不及!”小石头也嘟着嘴:“马多体面,挑着担子像个货郎,多丢人。”

陈峰没动气,只让他们试试。他让人做了个竹编的担子,两头各挂一个食盒,食盒里垫着三层棉絮,还放了个小炭炉,能给汤菜保温。“你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试试从醉仙楼到码头要多久。”

马六憋着气挑担出发,起初觉得沉,走顺了倒也轻快。他专挑小巷走,避开人群,遇到挑担子的就侧身让,到码头时竟比骑马还快了两刻钟——原来以前骑马要绕开人群,反而耽误时间。更奇的是,食盒里的红烧肉还是热的,汤汁没洒出半点。

“咋样?”陈峰笑着递过毛巾,“步行虽慢了点,却稳当,还能抄近路。”他指着街上的人群,“你看他们见了马就躲,见了挑担子的却会主动让,这就是便利。”

骑手们服了。陈峰让人把马匹都牵去农具房,给农户们犁地用,换下来的马具改成担子上的肩带,垫着软布,挑着不磨肩。又给每人做了身新衣裳,还是靛蓝色,只是把后背的“飞”字改成了“快”字,看着更亲切。

新的“快脚队”成立那日,陈峰亲自给骑手们系紧肩带。马六的担子上挂着个小铜铃,走起来“叮铃铃”响,他笑着说:“这下不用喊,客人就知道我来了。”小石头则在担子上插了朵小野花,说是让食盒看着好看些。

步行送餐的头一日,趣事不少。马六挑着担子刚进巷口,卖花的李婶就笑着递过朵月季:“换了担子就是好,我这花再也不用沾马粪了。”他送完菜回来,李婶还塞了把香菜:“给醉仙楼的王掌柜,就说我送的。”

为了记路,小石头画了张“街道图”,用朱砂标着哪家饭馆在哪个路口,哪家大户的后门朝哪开。“张记面馆的酸汤面要从后门送,李秀才家得敲三声门。”他把图折成小块塞在怀里,比看账本还认真。

食盒也改得更巧了。陈峰让人在食盒侧面开了个小窗,能看见里面的菜名,不用打开就能核对。底部还安了个小抽屉,放着抹布和筷子,客人要是忘了备餐具,直接就能用。“细节最要紧,”陈峰教他们,“送菜时先敲门,进门喊‘客官,您订的菜到了’,放下菜要擦干净桌子,这才叫规矩。”

有次小石头给乐坊送菜,正遇上林燕她们训练。女护卫们看着他挑担的样子,笑得直不起腰:“小石头,你这担子比我们的枪还沉吧?”小石头把食盒往桌上一放,打开盖子:“你们闻闻,酸汤面还是热的!”林燕尝了一口,果然烫嘴,忍不住赞:“比骑马送得还好!”

最让人暖心的是送汤。有个独居的老奶奶订了碗张婆的热汤面,小石头送去时,见老人行动不便,特意帮她把面拌好,还添了些炭火。老人拉着他的手:“比我那远房孙子还贴心。”后来每次送菜,老人都要塞给他块糖,说是孙子捎来的。

换了步行送餐,投诉信渐渐没了。街上再也听不到惊马的嘶鸣,路面干净了,行人走得也舒坦。醉仙楼的王掌柜算着账,笑得合不拢嘴:“虽说送得慢了点,可客人比以前多了三成!昨天还有个绣娘,在阁楼里绣花,让小石头把菜送上去,边绣边吃,说比去店里自在。”

张婆的面馆也添了新规矩:给快脚队留着最烫的面,还备着解渴的酸梅汤。“这些后生辛苦,”她给小石头的食盒里多放了个卤蛋,“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比我们擀面还累。”

陈峰常在街上看快脚队送餐。马六挑着担子,在人群里穿梭自如,遇到小孩还会放慢脚步;小石头给商户送菜时,会顺便帮着看会儿摊子,让老板能歇口气。有次下大雨,骑手们用油布把食盒裹得严严实实,自己淋得像落汤鸡,送到客人手里的菜却一点没湿。

“你看,”陈峰对秦霜说,指着雨中送餐的骑手,“这比骑马时更有人情味。”秦霜望着那些在雨巷里穿梭的身影,忽然明白陈峰的用意——马是快,却隔了层,人步行,却能和街坊四邻打成一片,送的不仅是菜,更是份暖人心的亲近。

傍晚收工,快脚队的院子里热闹非凡。骑手们互相揉着酸痛的肩膀,分享着送餐时的趣事:哪家的孩子会给他们递水,哪家的掌柜会多给块点心。马六摸着磨出茧的肩膀,忽然笑了:“还是步行好,能听见街坊们跟我打招呼,比骑马时孤零零的强多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场之财色诱人 肆虐韩娱 捡个飞碟送外卖 异界流氓天尊 在萌兽世界的日子 百变武魂 快穿之主角您的外挂已到期 综影视:路人甲穿越之旅 斗破之从拯救云韵开始 武装风暴 星铁:幼崽任务即刻执行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 锦瑟(已签约出版) 我在女尊养夫郎 网游之我是海贼王 重生之鬼眼神算 纵灵传 奉旨七嫁,狂妃贵不可言 人间泪根之案件背后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织明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北朝帝业 纨绔小侯爷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最近更新大周第一婿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唐代秘史 浴血山河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云起惊鸿客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清宫秘史十二章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我在古代当镇令 龙葵宝宝 - 我在古代当镇令txt下载 - 我在古代当镇令最新章节 - 我在古代当镇令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